本报讯 沙苑农场在资金十分匮乏的情况下,舍得投资,三年硬是“挤”出470万元,全力治旱,兴修水利,全场有效灌溉面积由原来的10%增加到70%,不仅使水利建设走出低谷,而且为发展“两高一优”农业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是沙苑农场农业生产的·个薄弱环节,远远不能适应现代农业发展的需要,直接制约着农场经济的发展,造成农业生产一直处于“广种薄收、靠天吃饭”的落后状态。1990年以来,场党委和行政把发展农田水利建设,作为振兴沙苑经济的基础工程来抓,他们明确提出“不抓水利建设的领导是不称职的领导”,长计划,短安排,优先保证资金,明确重点,主要领导亲自抓,制定责任目标,确保“建一处,成一处,收效一处”,使农田水利建设出现了前所未有的良好势头。
3年来,架设高低压线路40余公里,打机井240眼,建抽水站一座,修引渭河水农灌渠30000米,新购及维修变压器8台,建造洛渭河护岸坝8个,防洪坝3.5公里,超额完成了水利建设的目标任务,大大改善了农业生产的基本条件,增强了农业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 (王桂欣郑金保魏少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