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雅华
有次与贾平凹闲谈,谈及拍卖展出作家手稿,我以为是笔极好的生意。
作家手稿是件极有收藏价值的珍品,尤其是名家名著,其收藏价值可列入国宝级。如今谁能找到一部《红楼梦》手稿?哪怕一页两页也行。单为此手稿,便可建立一座博物馆了。
而《红楼梦》距今不过二三百年,那么《水浒》、《三国演义》、甚至于《史记》,又是何价值?
中国当代有相当一批名家名著,可作家手稿的命运如何?
名著一旦出版,手稿便属编辑部、出版社所有,入库存档,鼠咬虫蛀,风蚀水浸,不要几年,或化浆作纸,或付之一炬。岂非焚琴煮鹤?
而多少文学的崇拜者、收藏家、爱好者,千方百计期盼一睹名家名著的风采尚不能如愿!
这是一笔极宝贵的财富呢。
出版社、杂志社、报社等,岂不知你们的库房里压了多少财富,这些财富若善于处置,只怕能买下好几个出版社、杂志社、报社。
按说,这些手稿比邮品、股票还珍贵,它文化品位高,又係孤本,不可能复制,且增值速度比邮票快,何以无此商业眼光?
拍卖行何不拍卖作家手稿?此时收进,尚属“原稿”。价格自然便宜,若一旦炒得炙手可热,只怕便烫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