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佳县
我的老师崔成全在佳县文化馆任馆长时,为了追记毛主席1947年撤离延安转战陕北在佳县98天革命斗争的往事,曾专程去宁夏看望了当时任佳县县委书记的张俊贤同志。他说,“虽然我们只谈了主席日常生活小事,但很受鼓舞,记忆犹新”,并让我整理撰稿,为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一百周年,献给贵刊。
游览香炉寺
毛主席率领的“亚洲部”在秋季的一天早晨,根据佳县县委得到的情报提前来到佳县山城。有天,街上逢集,人特别多,县委书记张俊贤陪同毛主席上了街,挤在人群中。
街上,不少农民摆着用驴皮缠着枣树条的链枷拍卖,毛主席好奇地拿起一扇问张俊贤这是干啥用的,张说这是农民收秋打场用来脱穗用的,边说边做着动作,毛主席理解了意思,朝农民们笑了。
上了一道小坡,他们停在了东坡的城墙上向东眺望。这里地势很高,一眼望去,对面是山西层叠的高山,山下是奔腾不息的黄河,城墙外青砖蓝瓦、被松柏半遮半露香炉寺的建筑群正好插在黄河中。毛主席看到这里地势险要,风景独特,提出要去游览。张俊贤为了主席的安全,说胡宗南部队侵占县城时,整个城门口都堵死了。突然,毛主席看见城墙外有个提着粪筐拾粪的农民,就问,这个农民是怎样出了城的,张说,城门口被堵,现又挖开一个小洞可以爬进爬出,很难行走。毛主席说,群众提着粪筐都能走,我们空人为什么不能走?同行的江青说,既然行走不便就不去了,主席说,你们不去或等或回随便,俊贤咱们走。随行人员只好跟着毛主席爬出了城门洞。
走到对面独石小庙边,张俊贤抢前几步指着木桥说,木桥多年风吹雨淋已有腐蚀,不过去了。主席问群众是否行走,张答,群众来往通行。毛主席严肃地对张说,我们在一件件小事上为什么就处处不如群众,也不和群众一样?说着走过了木桥,在香炉寺独石上远眺。
渡船直线过黄河
毛主席在梁家岔指挥了沙家店战役,全歼敌36旅,扭转了西北战场由防御转入反攻阶段。在这时期,毛主席来到佳县桃花渡口,送江青过黄河去山西蔡家会看望李敏、李讷。
桃花渡口水流甚急,渡船过河总是斜着向下在对面靠岸的。上船时,毛主席好奇地问艄公和搬楫的,你们能不能让船直线过黄河?众人早知道这是毛主席,就异口同声地说不成问题。说着个个挽拳卷袖,信心百倍地开了船。
船靠岸后,艄公们在船上、沙滩上高兴地跳了起来,向西岸高吼大叫。毛主席笑着向东岸的艄公们挥手致意,对旁边的张俊贤和众人说,船工们伟大,伟大!
要保护文物古迹
毛主席在佳县,有一段时间住在黄河边的南河底村,离明万历年修建的白云山庙很近。农历9月9日正是重阳节,上庙赶会的人很多,毛主席和随同人员一起骑马上了白云山。
毛主席喜欢壁画、雕塑,更注意过目林立的碑文,不时地给众人讲解和赞扬劳动人民的聪明智慧及艺术天才。
走在东嶽庙院内,毛主席发现左右两庙门紧闭,就走在窗前向内探望。他发现这庙里的神像都被推倒,有的打碎,就问陪同的张俊贤,这是什么原因。张说,佳县最近收了一批新兵都住在这里,大概是他们干的。主席风趣地说,我们当兵的是要打敌人,怎么打起泥像来了。张说,这里的泥像青面獠牙太难看。主席说,群众都不嫌难看不打,一当了兵就看不惯要打?俊贤,白云山庙建筑群是很好的文物古迹,要保护好不能破坏,你通知佳县人民政府颁发爱护文物古迹的布告。不几天,布告就贴出了。
为佳县县委题词
1947年9月的一天,佳县县委要召开会议,张俊贤告诉了毛主席后,毛主席说要亲自参加会议。当时,县委的文书给张俊贤提示,让毛主席题词一事。张俊贤事先请示主席,毛主席非常高兴。
开会这天,张俊贤提前把毛主席领进自己的办公室,桌子上早已摆好文书备好的笔墨砚和一块土布。毛主席问张俊贤写什么,张说,就根据你的想法写。毛主席在窑洞里来回踱步后,挥笔写下了“站在最大多数劳动人民的一面”。近46年来,这光辉题词作为广大干部的座右铭,用于实践工作中,使党群关系、干群关系在黄土高坡上深深扎下了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