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鸡啤酒厂(又名宝鸡酒精厂),是陕西省49家税利大户之一,是西北地区最大的酿酒企业。年产啤酒5万吨、酒精3万吨、二氧化碳5000吨、发电3800万度。近年来,他们始终抓住质量这根生命线不放,3个主导产品全部荣获部优称号。特别是在五年一度的全国啤酒质量评比中,宝鸡啤酒得分跃踞西北第一。那么,宝鸡啤酒厂是如何称雄西北的呢?
强化质量意识重视产品质量
多年来,该厂坚持不懈地对职工进行“TQC”教育,采取灵活多样的形式先后举办了38期培训班,兼任厂TQC委员会主任的厂长王禧祥亲自上台授课,使参加职工培训面达95.7%。同时,王厂长利用业余时间自编了《产品质量法》歌谣,在企业广为流传。今年7月30和8月1日,王厂长等4名厂级领导亲自带队组织了百余人的《产品质量法》宣传队在省政府和宝鸡市人大门前举办大型宣传活动,在社会各界引起强烈反响。8月2日,93中国质量万里行采访团专门到厂进行了采访。另外,该厂制作了42块质量宣传牌悬挂在工作间的醒目处,使“质量就在我心中、质量就在我手中”的宣传口号深入到每一个职工的心中,落实到每一个职工的行动中。
加强制度建设 促进产品质量
为了保证工作质量,该厂健全了TQC三级网络机构,修订了各级各类人员工作标准和各项操作规程及工艺纪律,进一步明确了每批产品,每道工序、每项工作、每个单位和每个人的质量标准要求,并建立了5项质量管理制度。一是坚持一月召开一次质量分析会,二是一月一次质量协调会。三是每周一次评酒会。四是每周两次设备、安全、文明卫生检查评比会。五是“质量否决权”制度。所有这些制度的实施,强化、硬化细化了工厂质量管理工作。
严格生产管理保证产品质量
该厂在生产管理过程中,严把产品质量关。首先是对容易发生质量隐患事故的旧瓶,采用两次刷洗法。先手工洗,再用洗瓶机二次洗的方法,每年仅洗旧瓶民工费达四十多万元,并对不合格的旧瓶就地销毁,这在全国啤酒行业的尚属首创。同时,对车间承包中明确规定产品不符合质量标准,不计算产量,也不冲减承包任务基数,还要视损失大小给予相应的经济处罚。使质量与职工收入挂钩,激励车间多产优质产品。另外,洗瓶、包装车间、工段和班组建立了相互“挑刺”奖罚制度。凡是下道工序查出上道工序一瓶不合格产品奖罚10元,并当日兑现。这样以来,有力地保证了产品质量。
充实检测力量控制产品质量
为了提高啤酒检测的准确度,该厂花费8万美元购置了国内为数不多的啤酒全自动分析仪,并把30多名工作责任心强、学有专长的技术骨干充实到质检部门,加强了检测力量。在全厂设立了7道防线和25个质量检测点,形成了一支自检、互检、专检相结合的质检体系,做到了不合格原材料不进厂,不合格半成品不转入下道工序,不合格产品不入库不上市,杜绝了产品质量“万一”事件的发生。
依靠技术进步提高产品质量
近年来,该厂依靠职工的聪明才智、先后对原有生产设备进行了一系列技术改造。在啤酒过滤上,改传统工艺为国际新兴的硅藻土工艺;在酒花分离上改沉淀糟为先进的回旋式沉淀等等。其中麦芽车间埋刮板输送和高效烘干技术在全国啤酒协会学术交流中受到与会专家的肯定和好评;酒精蒸馏微机控制在全国同行业中属首家成功使用。所有这些技术改造,都卓有成效地改善了产品质量。
周到销售服务延伸产品质量
在销售服务中,该厂销售处、产成品库房每天24小时昼夜值班,用户随到、随办和随拉,对不具备运输条件的用户,亲自送货上门。同时经常深入市场,走访经销商和消费者,定期召开用户座谈会,征求产品质量,销售服务等方面的意见、建议,不断改进工作,追踪和满足多元化的市场和需求,先后收到用户表场信件400余封,经销商亦由过去的60余户发展到现在的200余户。由于该厂凭着对产品精益求精,对消费者负责到底的敬业精神,使宝鸡啤酒合格率达100%。优质品率达98%,先后荣获了26项国际国内大奖。由于有了较高的工作质量,才使该厂产品畅销不衰,称雄西北。今年上半年,该厂的酒精、啤酒销售总量在西北地区名列前茅,提前了21天实现了“双过半”。 (冯锁宏贾田文乔炜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