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张栋
图/玉军
一件宽松的大汗衫、一条发白的牛仔裤,一双轻便的旅游鞋亲切质朴地走在人流中,一股回归自然的舒朗气息扑面而来,这就是我眼中的贾玮。
贾玮对服装的悟性大半来自天赋。还是在幼儿园的时候,自己就偷偷用妈妈别在褂褂上的花手绢,给心爱的洋娃娃做了一条小裙子和一个小背心。这两件“作品”轰动了整个幼儿园,园长阿姨还特地给小贾玮戴上了一朵大红花,直夸她是个心灵手巧的好孩子。妈妈知道后,喜得直抹眼泪,逢人便说:“我们玮玮会裁衣服了。”
贾玮对服饰的钟情最初肇始于中学语文课堂上。老师津津乐道地叙述托尔斯泰笔下的安娜·卡列尼娜在一次家庭舞会上的出场:安娜出人意外地着一身深紫色天鹅绒长裙,超凡脱俗出现在众人面前。听着老师的描述,贾玮产生了一种莫名的冲动,这身深紫色天鹅绒长裙就像梦中情人一样深深镌刻在了她的脑海中。
1987年,贾玮考取了西北纺织学院服装设计系。纺院四年是贾玮人生和艺术道路上的转折点,这四年的经历远远超出了时间所能赋予的内涵。她如饥似渴地学习,几乎读遍了学院图书馆所有服饰、美学方面的书籍,她对知识的获取到了近乎“狂”的程度,用她的话说:“那时我的黑夜比白天多。”有时,创作的灵感塞得满脑子都是,她决定要为这些灵感找一个支点。于是,背起行囊外出旅行成了贾玮必修的功课。她的足迹遍布边陲小镇、山沟村落、少数民族聚居地,她以至诚至真的心与纯朴的山民结交,不停地导觅着。这些传统、自然、民族的服饰文化的精髓触动了她那躁动的灵感,她终于找到了艺术的归宿。
贾玮以优异的成绩结束了大学生活,被分配到纺织进出口公司。不久,她设计的“遥远之旅”、“乡村情调”时装,随公司在美国、比利时、意大利等国巡回展出,受到当地时装界的一致好评。虽然只有25岁,但在她的履历上已有值得一提的几笔:她先后获得了首届全国青年时装设计大奖赛优秀奖;全国“春之韵”金剪大赛银奖;92亚太时装精品展“新人奖”,由中国服装设计研究中心主办的《中国服饰文化》还开辟了专栏介绍贾玮的时装艺术特色。
几年的时装设计实践,使贾玮感到时装作为一种现代艺术,离不开商业的扶持,为了求得事业的更大发展,她只身来到海口。在以后一年多的时间里,她以自己的勤奋和独特的设计风格证明了她的实力。她为深圳、海口、三亚的许多大酒店、渡假村和一些到特区发展的歌星、演员设计、制作了一批制服和演出服。她设计的“椰风”系列时装在首届海南国际“椰子节”一亮相,立刻征服了琼岛。一年后,她创办了全海口第一流的时装公司——西贝王时装公司,她的事业迈上了一个新的高度。
当她走下海口至西安航班的舷梯时,给我的感觉依然如故,只是皮肤让亚热带的太阳晒黑了些。
“回到西安有种极坦然的感觉。”我注意到贾玮用了个“回”字。
“快讲讲你的奋斗史。”
“其实对我来说事业不是全部的生活内容,重要的是心有所依,我一直渴望能象天地间自由飘飞的沙鸥那样,无拘无束地生活。”
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贾玮就是这样一个充满诗意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