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自成
“淡泊以明志,宁静以致远。”中国的知识分子、特别是众多的教书匠历来“物美价廉,经久耐用”,没有过高的奢望,唯有默默的奉献精神,面对经商大潮和金钱物欲的横流,他们大多依然淡泊宁静得很,一心想的仍是如何更好的教书育人。
然而在各种光怪陆离的境况里,教师这行当倏然难做了,愚拙的我即深有此感。比如上课,讲到狄更斯,自要论及《艰难时世》、《双城记》、《小杜丽》等等,老狄的小说主要揭露了资产阶级的贪婪伪善和司法、行政机构的臃肿腐败。在《小杜丽》中,他竟杜撰出一个“繁文缛节局”,这鸟局的工作原则就是“想法子不干事”。有一倒霉蛋搞了一项发明,去申请专利,耗费了几周时间,经几十道手续,最终发明还是无法实施。这情节侃起来令人啼笑皆非,但一讲析,习题来了,上海宝山曾为申办一企业,枉跑60余周,叠盖公章126枚,不也未得“正果”么?既是作家又是机械工程师的中英杰先生,发明了一种防滑加力改锥,也是东奔西跑一年余,方申请到专利权,若要付之实施,怕是“难于上青天”,神鬼莫测是何年了。倘学生言此二例,吾何以解答?“皆属弊端,乃官老爷腐败”。如此作答倒是简洁干脆,然资本主义锢疾岂可与我小小不足同日而语!我于是困惑了。
对学生讲学雷锋之意义,诸如正确的人生观、不爱金钱爱人民等等,也不是件易事。如今的学子精明过人,国事家事天下事,他们事事关心。官倒、腐败、回扣、下海乃至贩毒、卖淫、阔人家的娶小纳妾、一只狗价37万元等等,他们都耳闻目睹,足见金钱之魔力。且看繁华闹市霓红灯闪射鬼眼的“皇家酒楼”、“阔佬酒都”、“贵族酒吧”、“大富豪舞城”、“大亨咖啡屋”等,尤为粲然可观,学生哪个不晓?单就那招牌便分明告诉他们金钱的要义,引诱他们追求的目标,教唆他们另一种人生观。陷入这等拜金主义的“围城”,雷锋的魅力已骤然减少,一贫如洗的教书匠企图率弟子们从赵公元帅的毒戮里冲杀出来,确乎力不从心了些。倘以几句君子固穷、布被瓦器、咬得菜根、安身立命的话来搪塞,又恐学生难得心悦诚服。“提刀独立顾八荒”,如此进退维谷,我于是茫然了。
于是又想起了孟母三迁。在加速建设物质文明的同时,精神文明建设、社会弊病的医治以及教化习俗的引导亦至关重要。盖因“习俗之变,迁染民意,关之盛衰,不可不慎也。”论及青少年,可塑性极强,“譬犹练丝,染之蓝则青,染之丹则赤”。环境之影响,委实不容小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