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评论员
读罢“来自西飞公司总经理信箱的报告”,心里倏地氤氲起一股暖流,感慨良多。
西飞公司设立的总经理信箱,用职工的话说,是架起了公司领导与广大职工心灵的桥梁,拉起了一条促进干群一心、共同搞好西飞事情的纽带。这个总经理信箱,使职工的许多智慧及时到了“管事人”手中,许多意见想法及时见了“官”,从而使许多工作趋于合理,使许多问题得到解决,换来了职工心中朗朗祥和的晴天,赢得了生产经营的顺利进行!
可是,这么好的事,为什么搞的企业并不多;有的企业虽搞了,但意见箱或信箱自挂在那就没有打开过,以至锁头锈死,完全是聋子的耳朵;有的企业只搞了几天,就没有声息动静,“厥妖雄鸡自断其尾”,有始无终。问起缘故,答曰:群众不投递意见,对用信箱解决问题不热心。
其实,问题主要在领导。关键在于:领导心中有无群众,对群众有无一腔爱心,对党和人民交给的职责有无高度负责精神。
世界上没有一项有意义的工作是不需要劳神费力的。西飞公司总经理信箱才挂出来时也不是香饽饽,但是,他们立马做样子处理了几个职工抱着试试看心里投递的信件后,情景就立即改变了。10年来,为使经理信箱永得青睐,他们又根据不同情况不断采取措施,还对利用信箱好的职工进行表彰奖励,这就使广大职工切实感受到,领导设信箱不是做姿态搞摆设,而是诚心诚意的,从而积极去利用信箱提意见道建议,于是也就使职工信箱鲜活了3650个日子。
职工群众是企业的主人和主体,能不能及时了解职工心声,解决他们关心的问题,让他们生活在一个如意的环境里,事关企业兴旺发达,事关社会安定团结。当前,我国改革进入了关键时期,无论对国家还是对每个企业来说,都是兴旺发展与矛盾纠葛共生,令人欣喜和难尽人意并存,职工队伍中的问题自然不少。在这种情势下,就更加需要各个企业的领导,坚持党的密切联系群众的优良传统,以对党对国家对本职工作高度负责的精神,以“一枝一叶总关情”的热切爱心,研究探讨做好职工思想工作,促进生产发展的好形式好办法,为国家康泰繁荣贡献力量。尤其是一些停产半停产、经济困难企业的领导,更要想方设法倾听职工意见,吸收职工智慧,化不利因素为动力,尽快改变生产不景气状况。
经理信箱不失为下情上达,沟通心灵的好办法,愿更多的企业采用厂长经理信箱或其它更好的联系职工的形式,让更多职工拥有可信赖的“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