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新形势下基层工会工作怎么搞?陕西钢厂工会的思路是“求新、应变、务实”。该厂工会响亮地提出:“凡是党政支持、群众拥护的事就干,流于形式缺乏实效者坚决不搞!”按照这个思路,该厂工会今年以来紧贴生产经营这个中心,加强参与,承心下移,多办实事,使工会工作由过去那种号召多、指令多、形式上热热闹闹的大呼隆开始向重调研指导、多服务办实事的路子上转变。
以往,该厂职代会每年也能按规定开两次,但有时是厂里方针目标都制定了并执行了一段时间了,才召开职代会进行审议讨论,这个“时间差”给职工代表和群众的感觉是不被重视,职代会流于形式。鉴于此,今年厂工会提出在重大问题方针政策上要变过去的“马后炮”、“补充式”为事先参与,全过程参与。去年底,厂里在酝酿1993年目标时提出生产和效益要实现陕钢历史上从未达到过的“双突破”。这样高的目标能否实现?很多干部和职工心中没底。在厂工会建议下,厂里将此方案先发到职工代表和群众中进行讨论,并由厂领导班子分头到下属各单位征求意见,制定措施,在认识基本统一后再提交职代会审议。结果方案不仅顺利通过,并且开成了一次向“双突破”进军的动员会。
这以后,厂里又相继制定了工资改革、干部制度改革、奖金分配规定等一系列重大政策制度,都坚持事先经群众讨论,职代会或联席会审议,最后顺利实施。主管厂长还在有关会上多次调强:“任何改革方案或措施不经职代会审议通过者,不予执行!”
紧贴生产、重心下移、多办实事是该厂工会在转变中的主要着眼点。上半年钢材市场供不应求,机遇稍纵即逝。厂工会瞄准这点于5月至8月在全厂十一个主要生产单位开展起“双突破、创水平”活动杯竞赛,直接将重心放在工段、炉台等一线单位的最前沿,制定好攻关目标,达到后立时给予奖励。政策一兑现激起了职工的冲天干劲,炼钢、轧钢系统的单位连创历史最高纪录。与此同时,技术练兵、合理化建议活动也有声有色地开展起来,单上半年评审的45项建议,年可创经济效益723万元。
在办实事中该厂工会还拿出数万元帮助两个炼钢分厂和轧钢车间为职工修建、改造了休息室,更衣室,活动室,添置了空调、风扇、桌椅板凳等;在麦收季节为全厂700多名家居农村职工每人补贴100元,让他们解决麦收中的困难。这些实打实的事在职工中引起了很好的反响。 (刘玉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