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晓冬·
一看这题目,有人一定会嗤之以鼻,抛出一句“老土”。这也难怪,如今,吃、穿、住、行、用哪个领域能离开“洋”字,洋烟、洋酒、洋房、洋车……哪一样不是人们生活中的宠儿。笔者“冒天下之大不韪”提出此观点,并非卖弄噱头,只是担心洋风日盛带来的种种弊端会侵蚀国人和国家的肌体。
就拿化妆品来说,近几年来,世界各国的著名化妆品厂商几乎都在中国办了合资企业,使我国市场上的准洋货化妆品泛滥成灾,价钱比纯国货高好几倍。结果呢,有钱的买纯洋货,钱少些的就买准洋货,反正瞧不起国货。这种一味崇拜洋货、迷信洋货,极力蔑视国货的购物心理着实让人担忧。再看时下正火爆的洋轿车热给国家带来的又是什么呢?你坐“奥迪”,我就要坐“凌志”,有的地方甚至把完好无损的国产吉普车以50元的价格,当废品处理掉,为的就是能早一点坐上洋轿车。这样你攀我比,不仅造成社会集团购买力失控,而且滋长了官僚主义、腐败现象。由此看来,媚洋之风为害甚大。
但也有人说,提倡用国货同地方保护主义一样,是狭隘的爱国主义。此说有失偏颇。我们整天喊爱国主义,但在用国货等一些事情上所表现出的爱国激情,还不如一些资本主义国家,实属不该。
我们如此泱泱大国,人口众多,有几十年的工业基础,特别是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各种产品必然日益丰富,大家应该对国货树立起信心。如果国货没有消费者,市场就成了一副空架子。为此,朱镕基副总理在全国妇联“七大”上,还特地说:“如果大家能多用国货,我就谢谢大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