穆逸
在张家界,听土家人唱山歌,那真是一种享受,既解乏,又提神。
夏天,我游览了张家界,至今想起来,仍记忆犹新。
张家界真是个好地方,林木葱笼,空气清爽,山风习习,一反南方夏天的闷热。张家界的山,奇峰耸立,千姿百态,有的象人,有的象兽,的有象神话小说中的神魔鬼怪。那漫长的山道,宛如一幅长卷,一条画廊,叫你看也看过来。
那天,我们一行十多人,一路走,一路领略大自然留在张家界的杰作:秀美如画的金鞭溪,神态毕肖的千里相会峰,云雾缠绕的南天一柱,叫人眼花缭乱的迷魂台……每一处胜景,都叫你唏嘘感叹半天。过了黄狮寨,下山时,山路较陡,峰迴路转。绕过一道山色,眼前忽然出现了一片较开阔的平地,地面上坚着一块大木牌,上书“点歌台”三个大字。牌上还用小字分门别类地写着“民歌”、“情歌”以及歌曲的名字。几个身著土家族服装的男女歌手,正坐在石头上小憩,恭候着点歌的游客。他们服饰上的图案五彩缤纷,在绿色的山野中,犹如一株株绚丽的山花,分外引人注目。
我兴奋起来。来张家界采风,这无疑是我要采撷的对象。我摘下相机,调好焦距,准备在他们演唱时摄下这别有情趣的动人场面。
点一支歌伍元钱,这和城市中卡拉OK舞厅的价码相差无几。这儿有好多走累了的游客或坐或立,都等着听歌。等了半晌,却无人点歌。我有些着急,同伴们都走远了,唯有我还在这儿“守株待兔”,等着良辰美景闯进我的镜头。我见有位男歌手正在不经意地吹笛子,我不无遗憾地举起相机,决定随便拍几张就去追赶“大部队”。“咔嚓……咔嚓……”我的相机响了,不但周围游客朝我注目,那几位歌手也朝我张望。接着,几个女歌手相继站了起来,其中一位披着斗篷,头戴野鸡翎,年约五十左右的女歌手首先开言。她说,她要为来这里的远方客人先献一首歌。看她的装束,很象是这些歌手的首领。果然,她出口不凡,唱道:“山歌好唱难起头,木匠难修八角楼,岩匠难打狮子头,姑娘难绣花枕头……”她一唱,那两位年轻的女歌手也跟着唱了起来。接着,她们又唱了一首情歌:“韭菜开花细绒绒,有心恋郎不怕穷;只要二人情意好,冷水泡茶慢慢浓。”那歌声幽雅、缠绵、野趣横生,象淙淙的山泉,在张家界的山涧中自由地流淌。我的相机又“咔嚓、咔嚓”响了起来。那几位歌手唱得更加起劲了。
忽然,那位老歌手指着游客中一位方脸、宽额头的中年男子说:“我要为这位先生献一首歌。”说完便唱了起来。那歌词完全是即兴发挥,随意编出来的。她先唱张家界的美丽风光,接着唱这位男子有贵人相,能做大官,又祝愿这男子从此交好运,福禄双全,步步高升。唱得那位男子很不好意思。游客们顷刻间热闹起来,七嘴八舌,与这位男子开起玩笑。有人还说,就凭这些吉祥的话,也应该多掏些钱酬谢人家。那男子于是掏出一张“大团结”给了歌手。接着,老练的女歌手又点将似的为其他游客献起歌来……
从张家界归来,我常常想起土家族歌手。我赞叹土家族歌手委婉动听的歌声,赞叹土家族人乐观大方的性格,更赞叹土家族歌手们的机智聪明。她们随机应变,出口成歌,既为游客们带来了欢乐,也唱出了她们自己的新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