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待处理…

英风敢开天下先

——记汉中地区商贸总公司总经理杨文轩

2023年09月16日

杨乾坤

他是一位传奇式的人物。

豪爽耿直的秉性,公而忘私的品节,百战不殆的业绩,劲挺进取的魄力,在他的生涯中,是如此强烈地展现!

一丝不苟的作风,睿智闪光的思想,捭阖自如的韬略,勇往直前的气概,在他的创业史上,又是如此地大放异彩!

但他没有一鸣天下闻的幸运,没有鲜花美酒的庆贺,没有在掌声中一帆风顺,自然,也没有官运亨通的机遇。他是具有强烈超前意识的实干家,在汉中地区,他的姓名

杨文轩,一直留在人们的口碑中。

(一)

在杨文轩的记忆中,四年前的那次住院,在他人生旅程上永远难以抹掉。

那是1989年夏秋之交,为汉中地区商业综合公尽力操劳的杨文轩病倒了,住进了医院。病人病人,本应得到人们的怜悯,孰料病榻上的他,一时竟成了矛盾的焦点。

杨文轩:身患胆结石,胰腺囊肿,住院观察月余后动手术,摘除了胆囊,切除了碗大的胰腺囊肿,又为肠子做了修补手术。病榻之上,英雄难以用武,他心如火燎,急着出院,去挽公司的狂澜于既倒。

公司职工:对于杨经理住院,不胜叹惋,纷纷去看望他们的当家人。病房里,相互信任的目光,默然含泪的叮咛,升腾起人类崇高的情感。先后探望者竟达七八十人,他们扼腕长叹,干事业的落不下好,不干事业的却在黑角落告状。是非倒,他们对杨经理的遭遇极为同情和愤慨,更要命的是,杨经理住院月余,好端端的公司又被不干正事的搅和得赤字大增。久被亏损吓谈亏色变的职工,在杨文轩的领导下,刚开始了新的起点,突然又要走回头路。

告状者:长期躲在阴暗的角落里,又不时探头探脑的“英雄”,此时正暗自窃笑,杨文轩在病中,正好弱肉强食,于是,他们紧锣密鼓,造谣生非,点火煽风,以为夺权恰在其时。

因告状而奏效,各种名目的工作组进驻了商业综合公司。小小的公司办公楼上,工作组乱纷纷似蜂酿蜜,严肃中带着神秘,神秘中掺着忙碌,搞检查,考察班子,考察纪律,搞民意测验,实际上,醉翁之意不在洒,为的是搞杨文轩!

杨文轩住院两个月,各种矛盾各类斗法较量的结果,使好端端的企业亏损了七万元,且还在呈下降之颓势。基建停了,效益下来了,公司瘫痪了。职工六神无主,徒有无可奈何之情。他们痛心,企业正在腾飞的火候上,不能再有丝毫闪失,可惜芸芸众生不是真正的英雄,事情的发展,并不以他们的意志为转移,无奈,他们就骂天地发泄,慨叹越聪明越受聪明苦,越痴呆越享了痴呆福,越糊涂越得了糊涂富;浩叹为善的人穷命又舛,造恶的富贵又寿延,骂告黑状的人心叫狗吃了,要赶杨文轩下台,他们不答应。

杨文轩呢,正是哀莫大于心不死,他自忖肚里没冷病,不怕吃西瓜,他为企业、为职工,对得起上级的信任,自己也问心无愧,他坚信党会调查清楚,不会冤枉好人。想到此,他心地坦然。可眼前的事又使这位血性男儿夜不能寐,他强忍着病痛,强压住内心的怒火,强对着满怀热望的职工,怎能眼睁睁让企业沉沦!邪气狞然得意,正气郁郁而不得伸,他拍案而起:出院!

出院?如此大的手术,术后二十八天就要出院,院方惊愕之后,坚决不允。地委书记王郧、经委主任刘福亭也来劝阻,但杨文轩心已定,意已诀,捂着肚子走出了那个救死扶伤的所在。

(二)

大难不死的杨文轩又回到了商业综合公司!这次大病重返,恍然有隔世之感。这怎不令他痛心:商业综合公司——这是自己惨淡经营之地,也是一百五、六十名职工安身立命之地,竟被折腾成如此模样,他的心中又卷起了汹涌的波澜。

1986年,一纸调令使他从汉中地区钢铁厂来到了这里。这个地区商业储运公司,虽三易其名成为商业综合公司,但仍未变其貌,面临着倒闭,景象寒人。搞农业是内行,搞城建是里手,搞工业是行家的他,又面临一个重大的转折——搞商业。经商此道,经济去来,一点马虎不得,加之商战波谲云诡,稍有闪失,过五关斩六将的人也会败走麦城!在当时,他不能说思想斗争不激烈,但作为他这个有坚强党性和良好素质的汉子,从不知什么是后退,什么是懦怯,什么是失败的人,偏敢立下军令状,在此崭新的领域里一展才华!

作为一员骁将,汉中地区的领导对他也是爱而又怜的。

所爱者,他一贯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福祸趋避之。在洋县龙亭公社抓农业,使那里连续四年大增产,产量翻了好儿番,已成为全地区学习的楷模;当县委副书记,胸装洋县山水,心怀洋县人民,极有政声,他领衔搞的引西水利工程,开山劈岭,穿险履平,其艰难程度并不亚于驰名全国的河南红旗渠,使其浩浩荡荡,滋润洋县田畴十三万万亩,其功不惟可利当今,亦可泽被后世;略阳城遭洪水灭顶之灾,又是他受命担任城建防洪总指挥,弹指间,就使略阳城更绚丽多彩地屹立在嘉陵江畔;汉中地区一家骨干企业身患沉疴,脉细如丝,又是他妙手回春,使其抖擞精神,成为令人称羡的企业。

所怜者,杨文轩已到知天命之年,且抱多病之躯,让其改行,领导挽救一个老大难单位,于心不忍。因为这个老人难单位——商业综合公司,非但名存实亡,且年亏损六十万元。干,干不成;混,混不下去;领导虽走马灯般更换,总不见企业起色,但落得,人心涣散,债台高筑,成了地区沉重的包袱。领导们无其奈何,便挥泪斩马谡,想将其肢解后分发给另外几个单位。但事有大谬不然者,分发之难,难于上青天,惧怕殃及自身的那些单位对上司同一个面孔:拒之于门外!混不下去肢解不掉,真是难煞人也么哥。事情着忙处,领导们想到了杨文轩,想是如此想,但也于心不忍,遂私下许诺,待等他将该单位搞出个眉目,就让他远走高飞向好单位。

组织的信任,杨文轩全然知晓,但自己呢,如何能辱使命?我心非石,不可转也;我心非席,不可卷也,决心一下毅然受命。

好一个地区商业综合公司,直观看尊容:梆梆门,笆笆墙,东倒西歪油毡房;人心散,菜色现,运交华盖无法干,心如枯井水,难以起波澜;环境劣,好事绝,苦雨凄风常凛冽;亏损负债四十万,未捉襟时肘已见,更兼暗亏二十万,雪上再把浓霜添,一脉生计立茬断。直搞得,人见人摇头,地惨大又愁。个个气凋丧,景像倍凄凉!由表而及里,更可知其戛戛乎难哉。一百多人张口要吃饭,可唯一的生财之具就是那二千多平方米面积的仓储。靠其赚来的钱,杯水车薪,连退休干部的药费都不够。别看商业综合公司庙不大,神却不少,仅县团级干部就有十六名,正职,副职,参事,顾问,无一或缺。企业走投无路,几百张口嗷嗷待哺,杨文轩立时感到了沉重的压力。

此种压力,出在商界,出在以金钱为根本的企业,而这个领域,正是自己陌生而又陌生的。他苦想冥思着企业和人员的现状,以及解救企业绝路逢生的种种可能,蓦然,《孙子兵法》启发了他:“置之死地而后生”,想到此处,他心情为之一振。噢,又是一个不眠之夜。他拉开窗帘,窗外,正是朝霞满天的时候,他作了儿下深呼吸,立时地成竹在胸。

(三)

《后汉书》云:“为政之本,莫若得人”。杨文轩深知,企业的兴衰成败,关键正在此一举。他慎重又大胆地选贤任能,以作企业的柱石。此工作极为复杂,因为“祸因多藏于隐微,而发于人之所忽也”,贤能的客观标准又是如何个定法?但事虽各异,人虽各异,他却把握他一个原则:用人如用器,用之所长;能者上,平庸者下,不管以的是何种身份,此次是量才录用。工人干部之间的界限一经打破,立时激起一阵轩然大波。在当时,这一大胆举措使多少人愕然:敢冒大不韪打破任用干部制度的金科玉律,杨文轩难道吃了豹子胆?敢用乱刀斩乱麻的方式来处理复杂微妙的人事人际关系,杨文轩所木的又是哪家经典?起用名不见经传的小人物,杨义轩又得冒多人的风险!商业综合公司开锅了。各种思维、做法、议论、希望在融合,在针缝相对。平口里默默无闻而具才华者,门前万事不挂眼,头虽长低气不屈者,一朝登上了各级领导岗位,给商业综合公司带来了新的希望;而那些德才平者,当惯了太平官,如今被取代而又贪恋官位的人,眼睁睁看着位置变易,一落百寻轻,无可奈何花落去的心情有时会变成强烈报复之心,于是,策划于密室,多方奔走的“倒杨”之事持久地展开了。

杨文轩决定扩大公司营业范围,按市场经济规律放开价格,从1988年初起,公司单一经营的僵局被打破,五金、木材、钢材、燃料、石油和百货等等,凡力所能及者尽量及之。价格放开,优质优价,公平交易,使市场这个经济杠杆起到了巨人的作用。棋高一着,满盘皆活,商业综合公司迎来了花卉竞芳的时节。一时间,捷报与笑语齐飞,经营共春日一色。职工眉色飞舞来报喜,杨文轩只是淡然一笑,因为他明白,萧墙之内的告状者已将他告到地区和省里。果然,悲哉秋之为气也,这年秋冬,上级多头绪的工作组进驻,有形和无形的压力一下子压到公司的头上,这在时间不重要效益不重要机遇不重要经济不重要而唯独“正统”重要的地方,工作组的出现就表明所进驻之单位有问题,而同一时间形形色色的工作组一齐压来,就更预示着该单位的问题严重!

告状者在暗地高兴,高兴自己的成功,职工却慑于工作组的压力,吓得不敢动弹。此时的杨文轩呢,坦白得很:扩大经营范围,放开价格,责任在我一人,该坐牢我去坐。他执意认为,反正是为了养活全公司一百多人,养活五六十名离退休干部,要偿还前任们的债务四十多万元,要增加企业的活力,搞基本建设,事情不干总不行,干事情没有钱更不行。你搞你的小动作,我干我的大事业。他顶住了各方面的压力,力挽狂澜于既倒。就在工作组检查之际,他又抓住机遇,去华北油田采购燃料油。

当时的汉中,石油即将告罄,四出采购石油者又徒劳而返。偌大的汉中,车辆渐稀,形势严峻,杨文轩受地区领导同志的重托,风尘仆仆去了华北油田。可华北油田采油供油均有计划,无油可供汉中。任凭杨文轩如何说,对方就是金口难开。莫非要辱使命?不能!他思索着,眼前忽然一亮,他想起了在此油田工作的老朋友。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杨文轩受到老朋友的热情招待。在接风的家宴上,杨文轩将购油之事以告,朋友面有难色。当朋友知道他的处境后,大为感慨:汉中车辆马上不能动了,就找到了你杨文轩,你抱多病之躯,知难而来,硬要在青石板上钉钉子,你就不知道你是杨文轩!忍辱负重为公忙碌,知你者谓你心忧,不知你者谓你何求,告状者要横生事端,不将你放过。古人云,士为知己者用,女为悦己者容,你占了哪头?商业综合公司亏损,你照样可以易地为官,何必如此痴傻!多少官比你高,位比你显的人,在任上搞得一塌糊涂,还不是屁股一拍:走人!人,照样走红,官运照样亨通。说着说着,朋友的嗓门高了:“悠悠苍天,此何人哉!”朋友紧紧握住了杨文轩的双手,两张激动的面孔,两双含泪的眼睛,共同的感情,在他们之间交流。

杨文轩一举采购回汽油三百吨,立时解决了汉中的燃眉之急。谁知他刚一落脚,便要他写检查,杨文轩又是彻夜难眠:告状者得逞,工作组勒逼,给商业综合公司造成了多么尴尬的窘迫!工作组一日不撤,此局面一日难改。偏偏地工作组又都是马拉松,一直住到第二年秋天;为公操劳不惜身,1989年夏秋之交,他病倒住院,告状者和工作组还不罢手,便出现了本文开头的一幕。

(四)

安其居而乐其业,本属常识范畴,岂知它也被告状者平地起了事端。杨文轩从华北油田回到家,工作组便命令他立即写检讨,此次敲明叫响要检讨的,除了扩大经营范围问题外,还因其给公司修了座库房。商业综合公司盖点库房,有何大惊小怪?何况用的尚是旧料,更何况此事早已向上级请示了,而上级却从未予表态。杨文轩认为,办事应争朝夕,对于下级的请示,上级若久而不作答复,则应视为其同意。于是便用旧料建成一座六百平方米的仓库。修建精打细算,工程告竣,花费只有三万元。而此库房一旦投入使用,年收入即可达两万多元,不到两年,即可收回成本,这对商业公司一本万利之事,岂知也被告状者当作把柄,相煎甚急,而工作组也说风就是雨,以其昏昏,硬逼杨文轩写检查。

杨文轩仰天长啸,自己究竟犯了什么罪,竟被如此揉搓。他看着那库房,看着那四十多户职工居住、与库房为邻的油毡棚,他不禁心头一酸。偌大的商业综合公司,只有可怜兮兮的一幢家属楼,只解决了四十四户住房,其余呢,各自筹谋。眼前这四十多户油毡棚,和仰韶时期半坡遗址上复原的房子有多大区别?他实在惨不忍睹。这些职工,贡献的是什么,而居住的、得到的又是什么?油毡棚,油毡棚,难遮雨,难挡风,难避热,难御冷。做饭烟熏火燎,出门放心不下,烈风光临,油毡颤栗飘摇,直怕随风飞到天尽头;天雨一降,便床头屋漏,盼天晴,谁知雨脚如麻未断绝。夏日炎炎似火烧,棚内溽热燥热难耐,冬日苦寒锁天地,棚内又是衣被无温。这种标准的“贫民窟”,历史竟达十余年。长期居住在此,患风湿病,关节炎诸疾者又何在少数。有人身上患的湿疹,就疹时连医生也目不忍视。杨文轩作为公司之卞,更是万箭穿心。他也想为职工盖广厦千百间,让职工俱欢颜,但苦于无此能力,甚至连为职工搞活点生计修座库房,竟也遭到诬告,竟也勒逼写检查。检查,检查,当其做为上压下的利器,那里面包涵着多少冤枉苦楚和违心之言!杨文轩这条血性汉子,连气带病,力不能支,住进了医院。可写检查之事并非因此而幸免。杨文轩百感交集,写着,写着,终于横下心来:一不做,二不休,干脆给职工建房!他一而写检查,一面用废旧料给职工建房,检查催逼急,建房也进度快,仅两月,房子告竣,赶在九八九年春节前夕,二十五户职工乔迁新居!

出自幽谷,迁于乔木。乔辽之禧伴随着小龙年到来的喜庆,多少人含泪带笑,多少人奔走相告,多少人额手称庆,他们都由衷感激杨文轩。此时的杨文轩呢,他带着一丝快蔚,悄然回到自己的“官邸”。杨文轩,二十年前已是县委副书记,以智谋和果敢著称,时时被上级用在斩将搴旗的先锋位置,如今,年已过知天命的他却仍蜗居在商业综合公司那厨房改成的房间里。灶房在门外,乃原是厨房烧火之处,去灶房,也得下数级台阶;房间的一壁,乃原厨房卖饭窗口之所在,“古迹”犹存,房内临时隔成两间房子,算是他的起居之处了。房高五六米,冬日寒风凛冽,搅得房内寒彻,杨文轩一家七八口人,就居住在此。此陋室,职工看在眼里,疼在心里;告状者看在眼咀,却吾知吾不言,因为他们从未就此事搜事;上级领导看在眼里,极是同情,多次安排住房要他乔迁,也表示要拨专款为他买套住房。杨文轩谢绝了,他平静地表示:“等大家都住好了,我自然就住好了。”直到今年五月,当我采访他时,他的住房依旧,临近处,公司两幢家属楼又拔地而起,又有几十户职工将要乔迁,杨文轩雄心勃勃地说,路要一步一步走,我要从根本上解决职工的住房问题。

(五)

告状者之所以告这告那,说穿了,是万变不离其宗——

“倒杨”!为了赶杨文轩下台,好使他们人主商业综合公司,其要害就在于夺权上

自从有了“上智下愚”,自从有了“官者,管理众人之事”,权力的争斗就重要得异乎寻常。有权则有了一切,或可能有一切,无权则孔空如也。在官迷们看来,万般皆下品,唯有权位高,因之不顾一切争权夺位者大有人在,就连庸碌者、愚蠢者也不敛手,即令是今天,即令在某个单位,别看表演者说得天花乱坠,然而只有傻了才不知道权位的炙手可热。商业综合公司当然也不是世外桃源。杨文轩一上任,就引起了某些人的恼怒,因之大小事情,总要挚肘,明里一盆火,暗中一把刀,脸上堆笑,脚下使绊子。他们狂告杨文轩。杨文轩要解商业综合公司倒悬之急,他们告;杨文轩以其超前意识使该单位春风得意,他们还是告;告告告,目的就是要使自己的哥们操商业综合公司的生杀之柄。嫉悠悠,恨悠悠,不达目的不罢休,这种“倒杨”,在1989年春夏之交达到了狂潮。

这年五月,抱病的杨文轩在铜川联系好煤炭经营业务,兴冲冲回来,却发现本单位乱成一团糟,此种状态如何搞经营?他要陈以利害,并整顿安排工作,没料到职工大会开不起来,干部会亦然如此。问题严重,杨文轩纳闷了;自己出差前后,反差怎会如此强烈?他进一步了解,终于摸清了事情的原委,原来告状者们要搞“政变”,且已安排了“班了”,“书记”,“经理”以及属下各路“诸侯”的职务,座次已经排定。其汹汹来势,立即搅得商业综合公司成了“无政府状态”。杨文轩愤怒了,真是岂有此理!然而他一想起电影中林则徐的“制怒”二字,自己也就静了下来:“且看他们如何动作”。果然,那些急不可耐者“逼宫”了。他们之中有人公开要杨文轩将书记和总经理的职务让出,由他们来组阁。赤裸裸!杨文轩义愤填膺,断然召开了职工大会。在会上,他义正辞严,说书记和经理职务,是组织上安排的,罢免权是在组织,而不在其他人,他严厉警告了那几个“逼宫”者。“逼宫”者阴谋败露,又变本加厉向杨文轩进攻,故尔当杨文轩因患胆结石胰腺囊肿诸病住院后,他们又采用各种手段,将商业综合公司搞得雨横风狂,陷于瘫痪。短短两个月,使该公司亏损七万元,逼得杨文轩手术后二十八天便出了院!

出得院来,杨文轩力挽狂澜,终于使商业综合公司又走上了正轨,他为了扭亏为赢,出院不久又毅然出差联系拓展业务,直将身家性命置之度外。杨文轩感动了上帝,全公司职工干部众志成城不仅很快将亏损填平,到年终公司又赢利九万多!

职工们看得真切,没有杨文轩,就没有公司的现在,杨文轩的开拓拼博精神,正是他们的企业精神!那些工作组的成员后来都同情杨文轩,说若非其如此作法,商业综合公司早寿终正寝了,因之回去汇报时分清了是非曲直,给杨文轩以充分肯定。地委行署主要领导同志更干脆:支持杨文轩,为该公司开绿灯!

(六)

这就是杨文轩——蒸不烂,煮不熟,捶不扁,炒不爆,响当当的一粒铜豌豆!困难吓不倒,黑状告不倒,疾病压不倒。他知道,天上若无难走路,世上哪个不成仙。他只认一个理儿:干!当年在洋县龙亭公社搞农业,他就是如此这般。血气方刚的他,看到辖下的农民饥肠辘辘,就因地制宜,搞农田水利基建,成效卓著。想起那改河道造地的情景,杨文轩至今仍激动不已。为争得一寸地,留与子孙耕,他下令改治河道,以直代曲,一次就出地八百亩,农民看到赖以生存的土地从天上掉下,喜出望外。为修地,杨文轩带领社员们白天干,晚上打起火把干,直有张翼德大战马超的劲头。水田修成后,生土不好长庄稼,为提高土地肥力,杨文轩又带领一千多名劳力,去六十里开外的新铺去采青。那又是一幅什么样的图景:汉江江面上,一百多只采青船昼夜奔忙,沿江三十里都是龙亭采青人。江面歌声互答,江岸热火朝天,忙碌了20来天,终使新水田施足青肥。农业八字方针的“水、肥、土”三种,杨文轩先做到了。一心为龙亭人造福的他,从1961年到1965年,四年之间,使粮食产量由二百多万斤猛增到五百多万斤,水田年递增一千亩,汉中地委行署对此典型极为重视,《汉巾日报》赫然冠以大字标题:“走龙亭之路!”

谁知干得止红火,那场历史浩劫开始了,一夜之间,黑白颠倒,是非混淆,“横扫一切牛鬼蛇神”的恶风,自然刮入洋县。木秀于林,风必催之。洋县的“文化大革命”就是拿他第一个开刀,狂斗了他三天!三天三夜,杨文轩坚强的党性和高尚的人格,在地狱的毒火里熬炼!他坦然,他问心无愧,熬炼出来,他更加铁骨铮铮!于是,在引西水利工程中,县委常委会点将时,11名常委一致点了他杨文轩。作为陕西重点水利工程,引西工程业已两上两下,叫见困乎其难,而今,引西工程第三次上马,倘有不测,何颜见洋县之父老!杨义轩深知事关重大,但党性和使命感使他奋然领命,担任了工程总指挥。当时的情况又是何等严峻:无资金,全得靠他筹措;无人员,全得靠他组织,更兼工程艰巨,风险又极大。杨文轩捭阖自如,冒风雨,犯寒暑,以其出类拔萃的领导和组织才能,以其英雄的气概和务实精神,经过五年奋斗,把这个难度并不亚于红旗渠的水利上程修竣,渠水清清,灌溉田地十三万亩,丘陵地由原来的二三百斤增到七八百斤。开天辟地以来,此成就洋县未有!

就是这位在农业上颇有一手的实干家,终于又被领导点了将,安排到商业综合公司,又要他在商业战线上攻坚!人生三十不学艺,而杨文轩农而建,建而工,年近知天命时又改行经商了。隔行如隔山,这座山,占往今来使得多少人望之而兴叹。觉得畏途鹏岩不可攀,真是关山难越。可杨文轩呢,凭其精神,却教关山度若飞,短时期内,就变成了名符其实的企业家!

(七)

人主商业综合公司,杨文轩便有了一整套振兴公司的方略。选贤任能,使英雄尽人其麾下;打破大锅饭,划小核算单位,实现多劳多得;扩大经营范围,广开财源;健全规章制度,以刺激竞争,职工责、权、利紧密结合,群情昂奋。

杨文轩念起了生意经。半年后,这个谁也认为不可救药的亏损大户,奇迹般地扭亏增盈,职工第一次拿到了奖金。以此为契机,自1988年起,杨文轩更要让企业上层楼。他以市场为战场,把握和调整着经营战略。传统的经营模式一旦被他打破,企业怎能不越办越红火?其间虽有人为的挫折,却是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企业正如大河,洪波喷流射东海!单一的储运业务转向多业并举,门户开放,春意宕荡,一门之内,五子登科;友谊、劳保、储运、物资、综合五个服务公司各显神通,一个由总公司——商贸总公司领导的经营新体制建立起来,一举令汉中地区乃至全省的同行刮目相看。

有人说,杨文轩的意识和行为,比别人超前五年,此话说的极是。正由于如此,他辖下的公司在汉中甚至全省同行业的创业史上,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超前,超前,人们都知道这位英才在商业战线上有超前的辉煌,却很少知晓他在农业战线上惊人的超前举措,可惜那未引起决策部门足够的最视。

七十年代末,安徽某农村的联产承包责任制,忽如一夜春风来,一下子给全国的农业乃至其它行业,带来了沧桑巨变,在中国的发展史上,实在是功不可没。此种责任制是幸运的,它被发现了,认可了,推行了,而在此种责任制之前,具有其滥觞性质的责任制,也曾在小的范围里闪光。杨文轩正是其身体力行者。

1969年,杨文轩被派到洋县新铺公社协助工作。这个穷到骨的地方,两派斗争正都斗得你死我活,再加之有反革命组织肆虐,已搞得民不聊生,而支左的义将生产大队两级干部们统统隔离检查。一个边鄙的公社,遭此打击,令杨文轩痛心疾首,他不顾自己只是“协助”的名份,下令将干部们全部“解放”,官复原职,领导生产。在那种年月,谁敢真止为这些干部们撑腰,谁敢提出“解放”的话?被“解放”的干部感激涕零,社员一片欢呼,这却恼怒了那皮革命组织,他们要找杨文轩的头。杨文轩无惧无畏,智勇足备地应付着各种复杂的局面。他初到时,见一干部被关在“牛棚”里,家里人送饭,饭碗里尽是稀汤!再看看社员们的饭碗,也无甚两样,他坐立不宁:这里的人,面朝黄土背朝天,每天的口粮只有三两多,枵枵荒腹,面有菜色。杨文轩心头发颤,泣下两行生铁汁:这与六二年他到龙亭公社时有何两样,在那天饿地饥的当儿,他冒天下之大不韪,让社员们在田坎上种胡豆,种瓜菜,并将整个倒茬地和闲散地以及田坎分给各户,让他们自力更生。腊鼓鸣,春草生,春种秋收,成效大见,二年过去,每人一年的口粮由一百多斤增加到五百斤干部社员齐称颂,是杨文轩救了他们的命!七年后,杨文轩又到新铺救命来了!他的策略一行,立时刀下见菜,社员们狂喜。在杨文轩的领导下该公社也由县上有名的老大难变为先进的典型。惜乎杨文轩“救人命”的做法未能引起有关部门的重视,要不然,再完善,再推广真还不知会带来何等大好的局面。

如今,杨文轩又将超前意识和行为带到了商业中来,在市场经济的大潮里乘风破浪,第一轮承包下来,即从19871991年的五年间,他领导的企业在困境中崛起,五年连迈六大步。除弥补前任亏损的六十多万元外,仍累计实现税利一百多万;营运能力大增,给企业上新台阶添了新的活力;高六层的营业大楼雄踞在天汉东路,并新修仓储楼、库房、办公室、职工宿舍9000多平方米;组建了“友谊公司”和“劳保采供站”两个二级商业批发企业,形成了较正规的综合营业格局,开拓了经营服务领域新路子;积极发展第三产业,设立了条件优越规模较大的招待所,促进了公司的经营;最后一年的购销和利税均创历史最高水平。六大步,使杨文轩的企业在省地名声大振,勇夺地直商业魁首!

去年开始的第二轮承包,更显出雄奇气象:去年一年中,开办了秦辉物资公司和劳保服装厂,购销较上年成倍增长,利润较上年翻了一番。达六十万元。仓储楼竣工投产,家属楼拔地而起,企业转换机制成绩显著,受到省厅和地区的表彰。今年更是百尺竿头进一步,年初,恢复了储运公司,成立了商贸总公司,形势益发地今非昔比。

现在,杨文轩领导的商贸总公司,下设十二个经营实体,经营繁富而得体,运转灵活而有序,职工畅晓经营之道,领导者纵横自如大展雄风。今年一至九月,全公司销售和利润较去年同期都是翻番,已实现利税80万元,提前完成全年任务。预计到年底,利税拟超百万元大关。

英风敢开天下先,英风已开天下先,舒望眼,杨文轩的英风,还要开天下先的!

杨文轩在工作中

汉中地区商贸总公司的决策者们。自左至右:寇小平(副总经理)、杨文轩(总经理)、姚永清(副总经理)、赵远林(副书记兼工会主席)。

上篇:没有了
下篇:没有了
分享到

© 2023 陕西工人报
制作单位:53BK.com

↑ TOP


http://szb.sxworker.com/Img/1993/10/1993101203-1.jpg
陕西工人报
http://szb.sxworker.com/m/content/1993-10/12/141435.html
陕西工人报电子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