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电 西北地区继去年建成投产175万千瓦发电装机容量后,今年又投资加快建设10多项国家水火电重点工程,展示大西北电力事业进入大发展时期。
目前,陕、甘、宁、青、新的数万电力建设大军,正以决战姿态,逐鹿黄河上游的荒滩险谷、关中的“黑腰带”等施工现场,各项工程不断出现施工高潮。
幅员辽阔的西北5省有着丰富的煤炭、水力、风力等电力资源。1986年以来,大西北人执行“谁建谁管谁受益”政策,相继在一些水电资源“富矿”和一些煤炭生产基地建成投产了龙羊峡、靖远等11座大中型水、火电站厂。
开发水电资源是西北电力建设的重头戏。陕西、甘肃在分别开发汉江、白龙江上的安康、石泉、碧口等水电站的同时,又与青海、宁夏联合,集中优势力量主攻黄河上游这段全国少有的水电“富矿”,先后建成以龙羊峡、刘家峡两个大型水电站为代表,包括盐锅峡、八盘峡、青铜峡在内的5座梯级水电站群,总装机容量达326.8万千瓦。
按照西北电业管理局和西北水电勘测设计院今年重新修订的最新开发规划,在黄河上游除已建、在建的6座电站外,又确定再兴建公伯峡、拉西瓦等7个大型梯级水电站和大峡等12个中型梯级水电站。
火电建设本着“变输煤为输电”的新思路,加快蒲城电厂等新建、扩建工程的施工步伐,同时抓紧即将开工的宝鸡第二电厂、韩城第二电厂、神木、黄陵等大型坑口电站建设的前期准备工作。
据悉,这些电力工程逐步实施后,到1995年,西北地区年发电量将达到690亿千瓦时。届时除满足5省区工农业生产发展和群众生活用电外,还将为华东、华中和西南等地输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