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待处理…

特殊的席殊

2023年09月16日

文小顺

席殊这个人名字特殊,干的事情也特殊,二十多岁,刚刚浮出海面就想撼动几千年中国书法的基石。席殊有一个令中国硬笔书法界目瞪口呆的特殊观点,练习写字要从行书开始。

苏东坡有句话叫:“直如立,n行如行,草如走,未有未能立而行,未能行而走者”,也就是说练书法必须从楷书开始,这是老祖宗的门规,而席殊却敢跟苏东坡叫板,他认为,我们如今身处硬笔时代,习字法应该与毛笔时代大相径庭。

席殊的习字理论是这样的:习字应该和书法分离,习字应该从行书开始。习字和书法之不同,就如同走路与跳舞截然不同一样。我们的习字教育为的是造就全体的写字流利、规范整洁的中国人,而不是中华大地都是书法家。硬笔写字首先是一种技能、一种习惯、习字可以直接从行书练起,而且是捷径。

席殊此言一出,上下沸腾,有人挑指,有人不屑,而席殊却不惊不恼,不急不躁,详详细细地推出了“3SFM”体系。“3S”即采用速成、实用硬笔字、“FM”即范字训练和摹写训练。他还运用“鬼才”,说动江西两万人陪他进行试验。结果表明:运用“3SFM”体系,经过60个小时的练习,每个写一笔臭字的人都能达到标准化的水平。

席殊的经历也可以说特殊:早在1985年,大学毕业不到两年,年仅22岁的席殊就辞去公职,只身一人来到郑州,和朋友们创办了全国第一家硬笔书法函授中心,当时,这家函授中心的当家人都是二十啷当岁的毛头小伙子。这些乳臭未干的孩子们却大模大样的干了一场大人们无论如何也干不成的事儿,举办了全国硬笔书法展。

1986年1月9日,中国美术馆正厅,全国首届硬笔书法大展开幕,新华社当日电讯称,在中国美术馆开幕的全国首届硬笔书法大展表明,有着悠久历史的我国书法艺术又增加了一个新种类—硬笔书法,这次大展还作为1986年我国书法三大特征之一,载入了当年的《中国年鉴》。

从席殊那清瘦的身体中,似乎有使不完的能量,他似乎准备把此生致力于教人写字,回到故乡江西,他又筹建了江西3SFM硬笔字训练中心,张开的大旗上宣称:“一生只需60个小时就能练成一手好字。”

席殊看到,社会飞速发展的今天,人们强烈地认识到写一手漂亮又容易辨认的手写体字是多么重要;而现代生活中,人们不可能花很多时间去刻苦练字,瞧上去文化程度挺高,写一手臭字的人太多,更不要说墨水喝得不多的大众中国人了,用最科学的方法,最省俭的时间让人们的书写水平达到最起码的要求。这无疑受到众多的摆弄不顺方块字的中国人的鼓掌喝彩。

席殊花上全部精力致力于让人们花最少的精力去写好字,凭的是年轻人的热情和一颗对中国文化执着虔诚的心。他梦想着,教人写字这一行,也会有美好的未来。

上篇:假 日
下篇:清荷(国画)
分享到

© 2023 陕西工人报
制作单位:53BK.com

↑ TOP


http://szb.sxworker.com/Img/1993/10/1993103004-1.jpg
陕西工人报
http://szb.sxworker.com/m/content/1993-10/30/141887.html
陕西工人报电子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