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待处理…

进山二题

2023年09月16日

山里人

文/江良

进山的路旁人家很少,让人想起“一去三二里,烟村四五家”之说。即便是进了山里的县城,行人也很少,人们看上去比大城市悠闲,怡然自得的样子。说起话来很实在、很深沉,没有城里人那么多弯弯绕。

由于工作需要,我们同山里各式各样的人打交道,印象最深的是民工。实际上民工都是地道的农民,依赖土地过活,农闲时出来打工,小工一天四块钱,大工是六七块钱,干一天挣一天钱。一天从天亮干到天黑,中间吃一顿饭,我们有幸被邀吃了一次,有汤面、花卷等,还有半斤一个的大馍,一顿饭四五毛钱而已。这样一个民工一个月一般能挣一二百块钱,加上地里还有收成,算起来是不错的了。

这些民工中有一个小青年,干活很踏实,也很动脑筋,后来才知道是位高中毕业生。有一天他竟拿着我们的进口材料外文说明书看起来,并且翻译得有条有理,这很让我们吃惊,问他为什么不考大学,他只说家里条件不好考不起也上不起。原来这地方考学还要向各路“山神”交“保证金”什么的,总共要好几百块,这数字对山里人来说不是随便拿得出来的。考上了学,得花学费。考不上,这几百块钱也就白花了。算来算去只好出来做工,省吃俭用一年下来,也能挣千八百块钱,到时候凭这些钱再去考学或者出山去闯世界。吃在山里

在小县城住个把月,吃饭成了大问题,山里的饮食于我们有诸多不便。其实饭菜很便宜,只是碗筷有些目不忍睹,偶尔也能闻到异味(是不是山珍味不得而知),于是只好在住宿的机关招待所餐厅就餐。这个餐厅挺大,非常整洁,开销也不大,五块钱三餐,还吃得很好,现在想想这是非常上算的。

原来这个招待所专门接待各种会议,餐厅也就成了会议聚餐的所在。我们几个在餐厅就餐的零散食客,不知不觉地就分享了会议的喜悦和聚餐的快乐,只是偶尔隔一道遮人耳目的屏风罢了。渐渐地也发现一个规律,如果某一餐特别丰盛,场面特别热烈,那么会议就隆重闭幕了。借他们把酒话别的光,我们的餐桌上饭菜也远远好于平时,所以我希望他们天天把酒,日日话别告子说:“食、色,性也。”人生哲学第一大要意就是吃,比较而言,“公吃”是吃得极致,如果私人掏腰包吃,那么吃的欲望一定会大减。

山里的一切都很值得留恋,也很值得回味。

上篇:真真假假董存瑞
下篇:图片新闻
分享到

© 2023 陕西工人报
制作单位:53BK.com

↑ TOP


http://szb.sxworker.com/Img/1993/11/1993110203-1.jpg
陕西工人报
http://szb.sxworker.com/m/content/1993-11/02/141936.html
陕西工人报电子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