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反腐败斗争日趋深入。广大职工群众对这场反腐败斗争是怎么看、怎么想的呢?日前,记者在一些职工中进行了访谈。
既拥护亦有疑虑
通过了解,百分之百的人对腐败现象深恶痛绝。但对反腐败心态又很复杂,既拥护称颂,但也心存疑虑。西安一工厂工会在职工中做了一次问卷调查,发出问卷137份,回收率百分之百。其中“你对党中央反腐倡廉的举措怎么看”,回答是“中央的重大举措”的占39.4%,“担心走了过场”的占57.7%;对“反腐倡廉你最担心的是什么”,回答是“雨过地皮湿”的占21.9%,是“只响雷不下雨”的占11.7%,是“杀鸡给猴看”的占5.8%,相当一部分人担心“只打苍蝇不打老虎”。看来,职工群众既欢迎又担心,如何取信于民,值得有关领导好好研究。
“应先明确腐败的内容”
郭世忠,一名车间工人。他说:“中央反腐败斗争,从社会主义建设和国内目前情况看很需要。如报上揭露的腐败现象确实该反。‘一个公章不如一个老乡’,政不廉嘛,不反能行?具体如何反,应先明确腐败的内容有哪些?到什么程度是腐败?应该有个条条杠杠,划定一下什么样子是腐败?什么样的不是?假如多占住房的是腐败,那就反这个,退出来了,就算反了,没退就没反。工人就是讲实的,千万不要走过场。”
真下决心正“上梁”
调查中,职工群众几乎众口一词地认为,腐败问题主要表现在一些特权部门和部分领导干部身上,这些人身居要害部门握实权影响大,直接败坏了党和政府的形象。工人张中华说:“反腐败斗争确实到了非反不可的地步了。贪污受贿,腐化堕落,为什么都是些有头脸的人物?都是掌握一些权力的人?中央是下了决心,但真正有多大效果,工人们有所担心。从报刊、电台揭露的事实看,我作为党员确实觉得腐败分子给党抹了黑,真该严惩严办。人们都担心走了过场呀,如果梁湘是个老百姓,绝对是死刑,工人们意见很大。当官的可以罢官为民,老百姓就不行了。我们法律的严肃性,公正性到哪去了?毛主席那时真是说到做到,刘青山、张子善那么大的领导都能枪毙,谁不信服。所以,反腐败,各级领导要真下决心,严格按党章来要求每一个共产党员,党员干部自身廉洁了,上行才能下效。”
职工群众普遍认为,中央将这次反腐败的重点放在党政机关、政法机关和经济管理部门,是抓住了要害,应该从这儿“开刀”,但如何“开刀”应该有个行之有效的办法。基层干部卢行智说:“我认为象目前这种反腐败斗争的方式不容易搞彻底。应辅之以公布领导人的个人财产,要其说清财产来源等手段。还有这些人大都在领导岗位上,群众一般不敢说,怕报复,因而对那些被揭发出有问题的而且有真凭实据的人,可以让他们先挂职、停职,才能查清问题。执法要严,把应杀头的款额降一些,象对待刘青山、张子善的样子,才能震慑人。”
反腐败,离职工再近些
职工们认为:现在腐败现象是较为普遍的,只不过程度各有不同罢了,中央重点抓党政机关和财经部门,但对于企业也不能有问题不搞,而要深入到职工身边去。职工们普遍感觉反腐败斗争似乎离自己太远了,本单位、本系统的没见“反”出来。陆秋是一名亏损企业的工人,他激动地对记者说:“自从江泽民总书记在中纪委二次全会上,明确提出反腐倡廉的工作重点后,我们都为之一振,很高兴企业这下子有救了。可是,天天电视、报纸上听到看到的绝大多数都是些政府职能部门、金融系统等卓有成效的自查报道,却很少发现亏损企业里揪出‘蛀虫’来,而这些‘蛀虫’的危害对于企业的职工是最直接的。他们舞场一夜掷千金‘是业务的需要’,设备凑合而高级小轿车不断买也是工作的需要,企业亏损而他们却一个个成了大款……反腐败斗争目前在我们厂是宣传为主,‘刀’谁也不愿动。我很想不通,呼吁反腐倡廉工作下基层来,切实查出亏损企业里的‘蛀虫’,伸张正义,为劳动的职工扬眉吐气。”
总之,职工对这场斗争是拥护的,认为这场斗争顺民心,合民意,是极为必要的。虽有担心,却是寄予厚望的,意欲使反腐败斗争不走过场,扎实、彻底,进一步密切党群关系,保证改革和各项建设事业的顺利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