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由省科协在全省范围内组织实施的“金桥工程”,在各地市科协、学会和广大科技人员的积极努力下目前已全面展开,并初见成效。
“金桥工程”是一项以促进科技与经济的有效结合,加快科技成果向生产力转不的社会实践活动。我省实施“金桥工程”8个月来,已确立项目1000多个。宝鸡市科协以厂矿科协为主力,在学会与企业、企业与企业之间广泛搭桥牵线,创经济效益达2000多万元。渭南地区科协以风险技术承包的方式,在全地区建立“日光能温室”1023个,预计可创收500多万元。省药理学会采用“厂会”合作的方式,为西安更新中药厂开发出复明片、明目止血片等高新技术产品,使企业年产值由400万元猛增至1000万元。
据悉,从今年到1995年,我省还将架5座“金桥”,每年组织9项多学科、跨部门、高层次的综合性学术研讨活动,在学术活动和科学决策之间架桥;每年组织100项科技协作或科技成果推广的牵线搭桥活动,为加快科技成果转化架桥;帮助200个中小企业或乡镇企业实现技术进步,提高经济效益,使产值和利润平均年递增20%,在科技单位和中小企业间架桥。每年推广100项农业先进实用技术,为农村奔小康架桥。每年从国外引进1项高新技术,架起国际科技交流的桥梁。 (本报记者张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