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哲仁(紫阳县读者)
人说家是避风港。船在外面过黑水洋、经大风浪带来的满身伤痛能在这港湾里得到将息,到得些许慰藉。
可是,这处港湾要是经常恶浪滔天甚至让船感到远没有飘在洋面上轻松时,你还愿意经常把船开回来吗?
依我琢磨,只要船上轮机正常、驾驶舱里航海仪器准确灵敏,这船无论如何是该恋着自己的“基地港”的。哪怕经常远航总是要临时在别的港湾里小泊。叫作“家”的这处海港要是不明白这个,总来点“人造风浪”送给远航归来的船,时间久了,船怕是宁愿在外洋海面上寻找锚地了。也许有一天驶进一处避风又温暖的真正良港,那只是一不留神的事。
远洋船寻找锚地,一处能得到喘息的港湾,这是情理中的事情,您以为呢?
缪万春(男,干部)
现在,不知是这一首时下流行的歌曲《今天不回家》歌唱出了人们的心声,还是当代人“家”的观念淡薄了,不回家也成了时尚,成了新潮。可是,不回家又去那儿呢?甩老K可以忘掉回家;砌起“四方城”可以通宵达旦,一心想走出家庭的“围城”;跳舞,唱“卡拉OK”可以乐不思蜀,彻夜狂欢不回家;酒杯一碰,醉卧他乡更可以不回家;更有甚者,舍自己的家,走进别人的家。
在不回家的人中,有些属玩得开心、玩得心跳忘记了回家,特别是一些少男少女,面对色彩斑澜的夜晚,自制力一失控就不回家了。也有些是偶尔出来一下,换一换情调,因为晚上老厮守在家中没多大意思,一次半次的懒得回家。还有一些在所谓“现代思潮”的冲击下,视“回家”为怯懦无能,在家不如在外面轻松自在,不想回家。
不回家、与不回家的人可谓逍遥洒脱、自由快活,但对家中的人来说又是怎样一个情形呢?子女不回家,父母心急如焚,牵肠挂肚;丈夫(妻子)不回家,妻子(丈夫)望眼欲穿,心悬半空,彻夜等候,辗转难眠,有时还泪沾枕巾。有些父母见子女长时间不归,不顾夜深路暗,四面奔波、多方打听、寻找子女的游踪;有些妻子(丈夫)为找回迷失在外面黑夜中的亲人,跑遍了多少亲朋好友的家门,找遍了多少陌生的娱乐场所。
不回家看似活得随便、潇洒,但说到底,这类人是对家人缺少爱,以自我为中心,以自己的自由来剥夺家中亲人正常生活自由,打扰他们正常的生活秩序。这类人因为常会跟着感觉走,有些人会象方向盘失灵的汽车一样早晚要冲出正道出事的。
“今天回家去!”家才是我们最能体味到温馨和快乐的去处,是我们每日身体的归宿、心灵的“港湾”。
贺峥峥(男,23岁):
诚然,不回家者多数是因为爱或怨,但却怕是别有一翻心绪——“烦”吧!
行色匆忙中人与人冷眼相对,渴望着相互理解,却又偏编把孤傲写在脸上。傍晚时分推开家门,怕是见到了“人”的缘故,卸去伪装的我便对着劳乏一天的父母尽情地发泄,只求您宽厚的温情替我抖落那一份寂寞。但偏偏遇上妈您说我:做男孩的怎么这么饶舌?爸和姐也偏偏跟着附合。
堂堂七尺男儿,何处方显本色?一个人悄然离家,去漫步长街,把这烦闷消磨……
胡西琴(西安市油脂公司干部)
美满、幸福家庭建立的基础,在于作为家庭主要成员的夫妻间有一种相互信任、相互理解、相互依赖的和谐关系,如碰到妻子或者丈夫一夜或几夜在未事先通知的情况下没有回家,那么,论妻、论夫,不管任何一方对此都应首先做“冷处理”,也就是说不要轻易去触动夫妻间相互信任,相互理解的家庭基础。夫妻在家庭中的地位都是平等的,各人都有各自的社交圈子,因此,不要动辄指责,而应给予关切、理解的询问,用家庭的温暖去迎接迟归之人。那么,那些彻夜不归者的疲惫、愧疚、担忧或者漠不关心,都会在这里得以消融、转化,并给家庭中增加更多甜蜜、更多温馨。即便如此,夫妻任何一方都有责任提醒对方:“下次别忘了事先告诉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