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待处理…

爱读书的西仪人

2023年10月10日

王新民

因爱人,我认识了西仪人;因朋友,我了解了西仪的文,得知西安仪表厂早在五六十年代,就培养和建立了一支业余创作队伍,丁盈川、韩贵新等人创作了一批较有影响的文艺作品。改革开放以来,西仪厂在狠抓经济效益的同时,也十分重视精神文明建设,现任厂长施金昌身体力行,坚持书画创作,创办《文苑》杂志,使全厂的文艺创作日渐繁荣,韩贵新、刘俊华等人创作了不少优秀作品,特别是刘俊华出身贫寒,从小放牛,后仅在部队自学文化,但他手不释卷,笔耕不辍,日积月累,作品蔚然可观。去年以来,他先后结集出版了《寻觅》、《读书絮语》等三本书,受到文学界、出版界、读书界和企业界的普遍好评。

西仪厂的文艺创作既得益于火热的企业生活,也得助于读书。刘俊华这个没有进过校门的放牛娃之所以能有今天的创作成果,主要与他酷爱读书,勤奋自学有关,他在《读书絮语》的自序《书评——我的爱好》一文中写道:“我平日的业余嗜好是,爱书如痴,读书如命,写作拚命。一上街就喜欢逛书店,尽管经济不那么宽裕,但喜欢买书,藏书,读书,只要一看起书来,仿佛一切都不存在了。”刘俊华的这段自述,也可用来描述他的同事们。近几年来,随着西仪厂经济效益的提高,职工收入的增加,西仪厂的购书、读书热犹如全球气候不断升温,特别是去年以来,陕军东征的宣传报道使陕西作家及其作品声誉鹊起,《白鹿原》等书成为西仪人购书的主要对象。

西仪厂位居西郊,购书不便,但这丝毫未碍西仪人购书读书的热情,为了先睹为快,他们四处托人进城代购,我在出版部门工作,毗邻书店,自然成为他们理想的“代购人”,仅我给爱人的同事和朋友代购的就难以计数。

西仪人不仅爱看书,也爱看报刊,受我熏陶后来居上的爱人常常向我介绍报刊上的优秀文章。我编辑的《出版纵横》自觉羞于送人,但一次爱人偶尔带到办公室,不料被争着看,随后爱人拿了几本,轮到刘康乐处没了,康乐笑问:“新民没送我?”康乐老弟,有你这句话,我能不送你吗?你有如此雅兴,我相信你会更加健康快乐的。

西仪人爱读书的习惯也影响和带动着他们的家属子女和亲朋好友,据爱人说,有的人家往往为了先睹为快,一家人争得不亦乐乎,书有时借出去周游好久时间才回到家中。西仪人看重书,把书作礼品,送给远方的朋友。

远方的朋友,你收到的不仅是作为礼品的书,而且是友情的象征,更是西仪人精神风貌的象征,西仪人潇洒地跳出了物质消费高档次和精神消费低层次的怪圈,沿着书籍这个人类进步的阶梯走向兴旺发达!

上篇:没有了
下篇:明日天下无文章?
分享到

© 2023 陕西工人报
制作单位:53BK.com

↑ TOP


http://szb.sxworker.com/Content/weixinlogo.png
陕西工人报
http://szb.sxworker.com/m/content/1994-01/27/289648.html
陕西工人报电子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