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力
好花只有石榴红,好狗不嫌主人穷。
鸡年将辞岁,狗年迎盛世。想起秦巴山区关于狗功狗德的不少民歌,撰点小小说法,作个进见狗年之礼,与君共乐。
千里秦巴山区,农户几乎家家养鸡养狗,俗语:“养鸡下蛋儿。养狗看门儿”。狗除了看大门儿、狩猎、捉“鸡贼”,还有降鬼功能。情歌《白衣白裤穿不得》可见一斑:
情妹生得白如雪,
白衣白裤穿不得:
男穿白衣遭狗咬,
女穿白衣逗人瞄。
秦巴山区的农民,多把白衣一身者视为鬼魂,所以遭狗咬。
秦巴山区民歌蕴藏量大。仅中国民间文艺家李征康教授整理的中国第二民间故事村——湖北大巴山东部的《伍家沟村民间歌谣集》,就搜集了民间歌谣两千余首,堪称“中华民族文化的瑰宝”。特别是情歌部分,“在国内尚属罕见”(《武当情歌》:陕西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序言)。养狗与民歌结缘,反映了秦巴山区古今民风。
隔河望见姐上坡,
留条狗娃等着我。
狗朝对河连声叫,
不是叫我叫哪个?
幽默情趣之歌,既赞颂了山中人们驯狗的超常本领,也赞颂了聪明的狗非常通人意,忠诚为主人服务的品格。
欠郎欠得心里痛,
掏出手帕携狗颈,
哥见狗面如见我,
看你来人不来人?
狗行动矫捷,成了情人使唤,跑腿的“丫头”。
郎在屋外学狗叫,
姐在房中把手招。
娘问女儿招什么?
风吹头发用手捞。
学狗叫约情人相会,用心实在良苦。
姐在山下薅苞谷,
哥在山上放猎狗,
狗喊一阵妹心跳,
一锄锄倒三棵苗。
情人听到熟悉的猎狗叫唤,完全神不守舍了。
送夫送到狗娃窝,
母狗瞪眼望着哥,
老狗咬我不打紧,
咬了夫君我心痛。
这是《十送》中的一段。旧时小媳妇受不住凶公恶婆的虐待,被丈夫送回娘家后,告别的情歌。以叫夫避狗道出怜悯丈夫之情,“老狗”也含有暗骂婆母之意。
另有一首以狗作比喻,表示决心计划生育的新情歌,更唱得叫绝:
莫说养女会断根,
只怕夫妻情不真。
两副心肝串成串,
抱个狗娃也称心。
秦巴山区农民爱狗入迷,但不爱哈巴狗——哈巴狗撵出——不行。对养哈巴狗的人也表示妒嫉:
狗市日来最时兴
往来尽是闲散人。
一只哈巴上万块,
只供玩乐不看门。
秦巴山区的人钟鸡爱狗,但不同境遇的人,对鸡和狗也有不同的看法。大多数人对《三字经》中的“狗守夜,鸡啼晨”看得贵重,但也有特殊情况下表现出喜狗厌鸡之音。君不听情歌唱道:
说哥知,
说哥养狗莫养鸡,
狗叫三声妹就到,
鸡叫三声就分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