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待处理…

我省企业产权制度改革试点地——

韩城市的企业焕发出生机

2023年10月10日

王忠怀 杨娟娟

15年前的今天,韩城人率先实行了土地承包联产责任制,被称为全省农村改革的“领头雁”。

15年后的今天,得益于改革的韩城人,又向前跨进了一步,他们破常规地进行了企业产权制度改革,人们又称韩城是全省企业改革的“摇篮”。

建立市场经济新体制,韩城人大胆地摸索,干出了令人注目的成绩。但是过去那些让利、不管、放权、引资等各种改革措施,都没有触及国有企业产权制度这个根本性问题,国有企业的深层次矛盾一直没有解决。比如:产权关系不明,产权界定不清,导致了国有企业活力不足,难以走向市场。有的企业运转效益低下,连年亏损,但政府却背着沉重的包袱。

这些问题已经到了非改不可的时候了。

在省上领导的支持鼓励下,去年7月,韩城的决策者们在产权制度这个“禁区”里,进行了大胆的改革。这一动作,有些思想观念陈旧的人有了顾虑,他们担心国有企业搞股份制是不是又会走到资本主义老路上去?市委书记张维民的话打消了群众的疑虑,在社会主义社会,以公有制为主的股份制,理所当然地仍然属于社会主义经济,只会巩固社会主义经济基础,决不会走向私有化。

10天之后,市政府确定了6户试点单位。市冶金公司改造为股份有限公司,成为全省第一家县办国营工业股份制企业。市工贸公司改造为有限责任公司。市第一水泥厂改建为中外合资企业。市五金公司改造为股份合作制企业。市食品加工厂整体向社会拍卖。市台钳厂依法进行破产。

新改造的企业,股份制性质的牌子一挂出,干部和工人们震惊了。这下,企业产权制度改革动了真格的。

紧接着市上相继出台了《产权制度改革有关产权界定问题的试行办法》、《国有企业股份制改造中股权设置试行办法》和《产权制度改革中职工安置有关规定》等六个政策性文件。

随即,在试点企业中制定了破产拍卖企业人员安置,企业呆账、坏账、残次商品及库存处理,离退休人员统筹差额处理,亏损企业的认定,新旧领导班子交替等管理办法。

企业实行了这些改革措施后,工人们形象地比喻,说它是拆了计划经济的旧房子,盖起了市场经济的新大厦。

那么,企业产权制度改革,企业的变化究竟如何呢?带着这个人们最关心的问题,近日我们到试点单位进行了采访。我们每到一处看到的是企业由平平淡淡到红红火火的竞争场面,听到的是一件件感人的事例。

在陕西银河股份有限公司(原冶金公司),总经理王庚银谈了这家全民企业改造后的情况。他开口就说,过去,我在企业干,不论压力有多大,自己都不怕,因为不管咋个说,我是给政府干好混。现在不行了,我害怕,为啥呢?因为现在我是给股东干,干不好,我这个总经理给股东不好交待。

在谈到企业用人制度时,他兴致勃勃地说,一改成股份制,我再不受“婆婆”干预了。用人制度活了,企业彻底打破了全民工与集体工、固定工与合同工、商品粮户口与农业粮户口的界限,谁给企业入股是股东,谁不愿入股就到社会上当市民去,企业不养闲人。工作实行量化管理,工资按贡献大小由企业自行分配。说到这儿,他指了指对面新盖的一幢五层职工家属大楼,你们瞧,我们公司有几位干得好的青年人也能分上三室一厅漂亮的房子。

王庚银的一段话,让人听后,感到企业有了动力,有了希望。

全民企业产权制度一改革,职工们入股如联心,谁联谁操心。他们主人翁意识增加了,企业过去那种“跑、冒、滴、漏”现象明显减少。市五金公司是一家商业企业,以前公司的长明灯、长流水、长途电话费用超支现象是令人头痛的老大难问题。公司住房紧张,但有的职工城区周围有房,也要住在单位。问他们为啥这样凑热闹,他们回答很干脆,公家的人住公家的房,不住白不住,节省下的钱也装不到自己腰包。公司改股份合作制后,经理没做思想工作,职工中就有24户主动搬出了机关。采访时,我们问他们为什么要这样做,他们回答道:如今公司多花一块钱,也有自己的一份,我们是为了给公司节省点开支。

俗话说得好,滴水成河。管理上这么一严一细,就能为企业节省很多钱。仅去年10月份一个月,公司的水电费由过去的1500元降到500元,电话费由过去的1800元降到1000元。

为了节约非生产性开支,五金公司机关人员由22人压缩到6人,政工科长既写材料又管灶,董事长出门办事,自己开车不招用司机。

实行了股份制,干部工人们感到,人与人之间有了真情,职工的心拧在了一起,企业有一种从来没有过的温暖。

股份制还带来了一种显著的特点,就是企业真正有了自主权。企业经理虽然有压力,有风险,但他们感到干得痛快。

产权制度改革,拍卖破产企业职工的心理状况如何呢?我们在采访中发现,这些企业的职工很乐意改革,他们讲,政府对我们很好,允许破产和拍卖企业的老职工提前五年退休,对于中青年职工还发给自谋职业的启动资金和待业保险金,这总比这些年不发一分钱工资强。

股份制能产生一种向心力,这是事实。至今,工人王金来的话还回响在我们的耳边。

“过去,企业这样变,那样变,总没有大的变化;这样搞,那样搞,也没有搞出名堂。这回把产权制度一改,才真正改到了点子上。”

国有企业改革,不仅关系到企业职工的切身利益,改革的效应也冷落了政府部门的“婆婆”,如今体改委却成了娘家人,企业有啥事都请体改委为他们作主。

去年11月25日,在韩城召开的全省企业产权制度改革经验交流会上,徐山林副省长对韩城的产权制度改革给予了高度评价,他说:

“对小型工商企业可以放手一点大胆改革。尤其是小型企业多的县、市、区,要学习韩城产权改革经验,区别不同企业,采取股份制,股份合作制,国有民营、拍卖破产等不同形式,由点到面逐步推开”。

在去年12月22日召开的全省经济工作会议上,白清才省长再一次肯定了国有企业产权制度改革在韩城试点取得的成功经验。

上篇:没有了
下篇:图片新闻
分享到

© 2023 陕西工人报
制作单位:53BK.com

↑ TOP


http://szb.sxworker.com/Content/weixinlogo.png
陕西工人报
http://szb.sxworker.com/m/content/1994-02/03/289803.html
陕西工人报电子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