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待处理…

“黄牌”警告后,西安氮肥厂新任厂长王自立带领职工扭亏增盈,企业终于——

摘掉了“黄牌”

2023年10月10日

1993年12月31日,对于西安氮肥厂的1500名职工来说是一个多么难忘的日子。在这一天的厂生产日报表上,整整齐齐地写着:累计生产纯碱33371吨、氯化铵32155吨、合成氨15889吨,完成工业总产值4614万元,实现销售收入5766万元。由上年亏损298万元到实现盈利4万元。这对一个曾经濒临绝境、两次被市政府黄牌警告的中型企业来说,是何等艰难!

西安氮肥厂从1988年以来,连年亏损,到1991年6月,亏损额高达408万元。职工人心不安,企业陷入困境。

新任厂长王自立在仔细分析企业的症结后,从加强管理入手,进行了“组织、劳动、工艺纪律大整顿”,企业有了转机。同时,厂领导致力于设备改造,依靠科技人员开发新产品。他们先后进行了合成氨“两煤变一煤”技术改造和“联醇”生产技术准备工作,开发了“食品碱”,“商品氨”,“复混肥”等新产品,改变了几十年来的单一产品结构。在厂资金短缺的情况下,厂领导拿出500万元进行了设备大检修,使联研生产步入正常,亏损额由上半年的408万元下降到146万元,被市政府列入扭亏有望的企业行列。

企业管理关键是人的管理,怎样才能调动职工的积极性,共同管好这个大“家”呢?氮肥厂理顺管理机构,划小管理权限,实行分厂制,成立了制碱、制氨,复肥、动力、机修、仪表六个分厂和生产调度科、成品科、原料运输科,供销经理部;大胆启用一批年轻职工充实管理岗位。强化了生产管理和指挥系统,增强了供销部门的力量。

在生产系统实行了以产量、质量、可控成本、现场管理、安全生产为主要考核指标的管理干部责任目标工资,内部承包风险抵押金办法,对大轮班实行定员工资、定产基数包干,调动了职工积极性,产品产量逐月上升,改变了过去日产纯碱在100吨以下徘徊不前的局面。

该厂对销售部门实行了销售任务,费用指标、货款回收“三定”包干办法,把销售人员的工资、奖金、差旅补贴、销售费用捆在一起与三项指标挂钩,很快使销售工作打开了局面,市场逐渐拓宽到全国20多个省市地区。在回收货款上采用了定期调整埠外销售和“发新货按比例扣收陈旧货款的办法”,收到了好的效果。1993年货款回收率达到95.7%。

如今,西安氮肥厂出现了勃勃生机,生产形势不断好转。(吕社社)

上篇:安康第一缫丝厂积极开展劳动竞赛
下篇:社会保障与市场经济
分享到

© 2023 陕西工人报
制作单位:53BK.com

↑ TOP


http://szb.sxworker.com/Img/1994/2/1994020303-1.jpg
陕西工人报
http://szb.sxworker.com/m/content/1994-02/03/289813.html
陕西工人报电子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