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待处理…

不当“婆婆”当向导

2023年10月10日

近年来,我们在上级工会的指导下,积极探索贫困山区县城俱乐部的发展路子,使俱乐部由一个“吃补”单位正逐步走向经费自给。

我县俱乐部始建于1982年,当时一切都由县工会统管,俱乐部没有一点自主权,其结果是“管的人忙得很、干的人累得很、两个效益低得很”,每年俱乐部要吃掉县工会几千元补贴不说,二者之间的矛盾也越来越突出。针对这种现状,县工会和俱乐部的全体同志在一起,认真总结,深刻反思,找问题、查症结,寻求新的出路。

首先,下放管理权,实行代管制。在起步时期,县工会每年按计划拨付俱乐部事业费,提供活动场地及设施,确定经营项目,安排活动内容,核定收支情况,具体实施均由俱乐部主任负责,代工会进行管理。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我们进一步扩大放权范围,提出不当“婆婆”当向导,对俱乐部只管一个承包方案、一个上交金额、一个人员编制、一个主任任免,其他全部由俱乐部主任代替县工会进行管理。管理权的下放,不仅摘掉了我们脖子上的“葫芦”,更重要的是给俱乐部松了绑。

其次,下放经济权,实行独立核算制。以前俱乐部和我们工会的帐务捆在一起,工资一块领,经费共同用,很不利于调动双方的积极性。从1990年开始,经双方协商将财务分开,采取收支两条线的办法,俱乐部该上交的必须足额按时上交,县工会该返还的也是如数及时返还。经济权的下放,很快消除了俱乐部工作人员怕收多交多的“心病”。

第三,下放经营权,实行双效益承包制。过去,我们对俱乐部的经营项目总是管得死死的,开展什么活动,增设什么项目,都要一一审核批准,其结果是经营单调,服务面窄,缺乏竞争能力。自学习省总工会(1993)19号文件后,我们认真贯彻文件精神,及时与俱乐部签订双效益承包合同书,坚决执行“只管四个一,其余全放开”的方针,使俱乐部自主经营,自我发展,一下子活起来了。

在整个放权过程中,我们也不是一次到位,而是由浅入深,逐步扩展。起步阶段,是放权不放手;发展阶段,是放权放手不放心;从今年起,我们才真正做到放权、放手、放心。 (白河县总工会)

上篇:重视落实职工建议
下篇:图片新闻
分享到

© 2023 陕西工人报
制作单位:53BK.com

↑ TOP


http://szb.sxworker.com/Img/1994/2/1994020503-1.jpg
陕西工人报
http://szb.sxworker.com/m/content/1994-02/05/289863.html
陕西工人报电子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