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待处理…

应多点民族音乐

2023年10月10日

文/阎静

新年伊始,一台由中央电视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等四家联合主办的《新年民族交响乐音乐会》令人倍感亲切,耳目一新。可以说,多年来也没有机会在电视屏幕上欣赏这富有民族风格的作品全属中国著名音乐家精品的高品位的音乐会了。

近几年来,严肃的民族音乐几乎被人遗忘。艺术上粗浅、浮靡,很少教育作用的通俗歌曲风靡一时,充斥了声屏,不少通俗歌曲丧失了使命感、责任感、媚俗、哗众,变成了沉醉于情绪纠葛的无病呻吟,玩世不恭的轻率调侃及声嘶力竭的自我喧泄。其所以受到一些少男少女的崇拜,物欲横流,信仰淡漠是其客观原因,而主观原因却在于追星族们知识的浅薄。有的人不知世界上著名的科学家杨振宁为何许人;有的人以为张学良竟成了“四大天王”之一张学友的“弟弟”……幼稚固然可以令人谅解,而知识的贫乏则是可悲的。至于一些少女上台和歌星们亲吻直至要和歌星们成婚之举,则更是愚昧可笑。

应该说,一些通俗歌曲确已有家喻户晓人人能哼的普及程度,但基于其急功近利之弊,总是难以长久留传,不久便被人淡忘。

而象《梁山伯与祝英台》、《金蛇狂舞》、《雨打巴蕉》这些烩炙人口的民族音乐却是具有无限的生命力,永远也不会过时的。遗憾的是这些精品演得太少了。为了真正“百花齐放”,民族音乐当也应有一席之地,故笔者有愿:今后能多来点被冷落了的民族音乐。

上篇:各地春节文艺晚会不再盲目“追星”
下篇:欢欢喜喜(摄于咸阳795厂)
分享到

© 2023 陕西工人报
制作单位:53BK.com

↑ TOP


http://szb.sxworker.com/Content/weixinlogo.png
陕西工人报
http://szb.sxworker.com/m/content/1994-02/05/289874.html
陕西工人报电子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