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待处理…

歙砚之奇

2023年10月10日

文/临青

歙砚,说到底就是一种砚,虽属中国四大名砚之一,也仅供研墨饱笔而已。但它身价惊人,历代名流如柳公权、欧阳修、陆放翁、米芾、苏东坡等都对它推崇备至,而王安石、黄庭坚、蔡襄、陶渊明、李白、朱熹、唐伯虎、石涛,包括乾隆老爷等,都曾专程赴歙州以求此砚。当代,歙砚已作为国礼,先后赠越南胡志明主席、日本首相、朝鲜金日成和中国毛泽东主席及彭真委员长。

传统正宗的歙砚取青蓝色石料雕制,石质细润有光,喻为“孩儿面”、“美人肤”。石中的自然纹理有的若金星、金雨,有的如水波、鱼子,还有的像单眉或双眉,甚至有金晕青蓝的虎皮纹,看似凸凹,抚之平滑润泽。论及歙砚的形制,宋以前古朴大方,宋时幽雅淡素,元代豪放粗犷,明代端庄深厚,清代精巧起来,到乾隆时已至集历代之大成的境界。

苏东坡论砚时说:“砚之美,润而发墨,然发墨者必废笔,不废笔者不退墨,二德难兼。唯歙砚涩不留笔,滑不拒墨,二德相兼。”他在歙州得砚后赋诗曰:“罗细无纹角浪平,半丸犀壁浦云弘;午窗睡起人初静,时听西风拉琴声。”在他听来,研墨声好比琴声般动人。与苏东坡齐名的书法家蔡襄,传说在歙州卖字偶有败笔,有人送他一方名砚,蔡襄大喜,使砚挥笔而书:“玉质纯苍理纹精,锋芒都尽墨无声。相如闻道还特去,肯要秦人十五城。”这个蔡襄把砚比作和氏璧了。李时珍在黄山采药时救过一农妇的命,农妇赠他一方祖传黄龙游珠砚。此砚研墨时不用注水,只在砚上叩击水便自溢。歙州人说,李时珍就是用这方砚编修了《本草纲目》。相传大学士许国赴京会试时,突然大雪纷飞。别人的砚台里墨汁结冰,他的歙砚里仍是墨汁淋漓。不料快写完试卷时墨汁用尽,许国倒水研墨,水已冻在壶中。许国捧起歙砚呵气,气凝为水而研墨,终于写完试卷,一举高中,并历嘉靖、隆庆、万历三朝荣耀显赫。也许歙砚真有神奇,宋、明、清三朝,歙州中进士者1242人,仅明代出画家165人,明、清篆刻124家中有33人为歙州人,而且还有“十里四翰林”、“同胞翰林”、“兄弟九进士四尚书”、“一榜十九进士”这样的稀罕事情。

史载,小小一方歙砚,使南唐后主李煜丢尽江山不丢砚,又因砚而丢性命。李煜是位风流天子,写得一手好词,酷爱文房四宝。此主在中国历史上首封李少徽为歙州“砚务官”、“命以九品”,专办砚事。李煜一生收藏名砚无数,其中一方为青绿色,砚池中有粒黄色珠丸一年四季滴水不绝,池畔伏一小蛙,夜深人静时会有蛙声徐徐。宋太祖攻下金陵,丢失江山的李煜被押往汴京的时候两手空空,唯带了这方砚。他在囚禁中研墨赋词,写下“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这样的句子。宋太祖品出其中的亡国之痛,令人投毒处死了李煜。

精忠报国的岳飞也与歙砚有缘。1131年岳飞路过歙州,当地百姓献砚一方。岳飞在砚面刻下岳飞二字,又在砚背刻了“持坚、守白、不佞、不缁”八字。岳飞死后100年,此砚为宋末诗人谢枋得收藏。谢氏在砚背刻下“枋得家藏岳忠武墨迹,和铭字相者,此盖忠武故物也”。谢氏又将此砚赠给爱国将领文天祥,文天祥在砚背遂刻下一行跋。文天祥抗寇尽忠之后此砚流失,至清代光绪年间,安徽督学吴鲁称其藏有此砚,后又匿迹。当代,有人称其从古墓中掘出岳飞砚,一时颇为轰动。经歙砚专家程铭明先生考证后,疑为假拓之物。于是,岳飞砚悬为歙砚一谜。

著名理学家朱熹倡妇道,恶浪淫,但却因一方歙砚使他与同样著名的所恶者赛金花有了一线牵扯。朱熹在徽州讲学时,首位砚务官的后裔献给他一方双龙砚,两行舞龙若隐若现,夜间还会闪闪发光。朱熹携双龙砚游闽江时一笔挥就绝唱:“昨夜扁舟雨一蓑,满江风浪夜如何。亡朝试卷孤篷看,依旧青山绿树多。”谁知此砚在八国联军攻入北京时转到赛金花手中。赛金花亦歙州人,24岁挂牌为娼。恰逢高中1864年头名状元的歙州人洪钧觅妾,赛金花由此从良以公使夫人身份随洪钧周游列国,出入于达官显贵之中,认识了瓦德西。当她从入宅抢劫的士兵口中得知联军司令是瓦德西,便带了双龙砚去见老相识,据说此砚背面刻有朱熹二字。相传瓦德西得了此砚竟听从赛金花的劝告,下令联军停止烧杀抢掠。此可信乎或可疑乎?此奇乃因朱熹乎金花乎,或因歙砚乎?

总之,小小歙砚古往今来串联了这么许多名人名事,称它为奇品该当名副其实了。况且,如今游罢黄山去歙州老街寻访名砚,还有许多奇事等人去研墨书写呢。

上篇:美国影片:《上帝发疯了》
下篇:守摊
分享到

© 2023 陕西工人报
制作单位:53BK.com

↑ TOP


http://szb.sxworker.com/Img/1994/2/1994020504-1.jpg
陕西工人报
http://szb.sxworker.com/m/content/1994-02/05/289880.html
陕西工人报电子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