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志治
“厚脸皮”,不文明、不礼貌行为之俗称也。在我们这样一个历史悠久、崇尚文明的礼仪之邦,“厚脸皮”历来为国人所不齿。英国哲学家、数学家伯特兰·罗素在《中西文明比较》一文中就这样写道:“中国人惯常的处事态度是克制和友好,以礼待人同时希望礼尚往来。”
但凡事总有个度,“厚脸皮”固然不可取,但脸皮太薄,未必就好。笔者的一位朋友,一日在一个体服装摊前稍加滞留,就被老板娘缠住。精明的老板娘一眼就看透了他的老实憨厚,大展推销术,不厌其烦地为他试衣。朋友原本就看不上货,且觉价钱太高,但碍于老板娘的盛情,结果,买了,也上了个大当。
前几天,爱人回家告诉我,她们单位一位师傅外出,刚下火车,就被一群“拉客人”团团围住,这个帮你拎包,那个替你导游,那股热乎劲,竟使这位生性憨直的师傅有些感动,觉得不住人家的旅店,似乎对人不起。结果,被大大地敲了一回竹杠。
看来,脸皮太薄,不仅自己上当受骗,也给不法之徒以可乘之机。这些人正是抓住人们“脸皮薄”的弱点,巧鼓如簧之舌,稳施鬼蜮伎俩,有的甚至以色相、高额回扣相诱惑,使其本不高明的骗术屡屡得逞。
米开朗琪罗说:“对恶人行善,他就会变得更恶”。提醒善良的人们,出门在外,脸皮还是不要太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