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江波
1993年11月24日,中国科学院古脊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研究恐龙的第一号权威专家赵资奎教授和国家学部委员刘学东、张弥曼等四名专家、学者在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的黄金时间里共同向国人呼吁:“我国南阳盆地发现大量恐龙蛋化石的消息已震惊全世界。在国人中掀起了前所未有的恐龙热,但也引发了一股盗掘走私恐龙蛋化石的犯罪浪潮,海外市场有恐龙蛋化石的‘自由交易’,他们还指出在河南、江西、湖南等地走私倒卖恐龙蛋活动猖獗,致使这些历经上亿年沧海桑田演进的稀世珍宝严重流失,这些化石具有很高的科学研究价值,保护不力将铸千古遗憾。”
此讯在全国顿时引起强烈反映,国家101位学部委员为此痛心疾首,联名呼吁:“救救恐龙蛋化石珍宝。”同时也引起了国务院领导的高度重视。国家公安部紧急电传:严厉查处走私、坚决打击犯罪,抢救保护国宝!
以前,南阳盆地里的山里人修公路时挖出这些石头蛋,原本不知它为何物。有的农民在种地时挖到恐龙蛋化石时顺脚将它踢到一边;有的则拿给孩子们滚着玩;西峡县丹水镇三里庙村民贾新贵就曾在种地时挖到一块恐龙骨骼化石,以为挖到了死人骨头,晦气地扔到山坡上,任风雨浸蚀而无人问津。后来河南地调四队来西峡县丹水镇、内乡县赤眉乡一带勘探地质,发现了恐龙蛋化石,于是一些投机取巧者便开始在此地寻找,指使当地农民挖掘,并以5—10元的价格收购倒卖,从中牟取暴利。当地政府也曾查问过,被狡猾的作案分子隐瞒了真情,说这是一种药材叫“石胆”,能治痛止血,而被胡弄过去。守着古老土地的农民们也难免产生“土里刨食不如土地里挖金”的想法,乡里也有一些干部只是告诫农民“别误了正常劳动和毁了庄稼”,而没有从文物意识上来看待这个潜在的将给他们带来巨大麻烦的事物。
“南阳盆地有恐龙蛋化石文物”的消息很神秘的不胫而走,京、沪、鄂、湘、粤等地的许多各色人物纷纷不辞辛苦,走马灯似地穿梭于南阳城乡收购化石文物。随之,一枚恐龙蛋化石也迅速上涨达近百元。于是“淘金者”干劲也倍增,掀起了一股大规模的疯狂挖掘黑潮。
1993年春夏数月,盗掘之风像温疫一样到处蔓延,“挖石胆,能致富,大干快上变成万元户;又盖房,又娶妻,还能买台拖拉机”的顺口溜大大刺激了盗掘歪风的滋长。然而,这些家伙的心里并不满足这小打小闹,而是得陇望蜀,开始了更大的行动。他们背铺盖卷,带着干粮,吃住在荒郊野外,当上盗挖恐龙蛋专业户。一时间西峡县阳城乡范营、任沟、牛王庙、刘营、赵营等十几个村和内乡县赤眉乡石板沟一带及淅川县滔河乡朱家村等村庄的一些农民不分白天黑夜,疯狂地上山寻“宝”挖“胆”,甚至连庄稼熟在地里也顾不得管。盗掘者胆大包天,开始向公开化、集团化、专业化发展,有的竟用了炸药崩碎土石,以方便下手。致使大量化石文物迭遭破坏,造成难以估计的损失。其中具代表性案例是西峡县丹水镇三里庙村上田组的西山坡,当农民李新光、田荣庆发现彼处有大量恐龙蛋化石埋藏,农民田文仁这块责任田便成了众矢之的,他作梦也想不到这山坡竟变成了风水宝地,但他因自家无劳力开采,便丈量地盘出售,2米宽长,收200元。在他这块约2000平方米的山坡上,人们挖盗洞达30多个,洞浅者一米,深则十米,人们吃住在此地,全力以赴地挖掘,大批珍贵化石被洗劫一空。最令人无法容忍的是,在他们手中,稍有破损的化石都不入眼,当即摔碎弃之洞外,地面上随处可见化石碎片,令人痛惜。秀丽俊美的伏牛山色,古恐龙遗址被盗掘得支离破碎,遍地狼藉,固有的风貌已不复存在,天空中乌云层层笼罩,成了文物冒险家的乐园。
这些珍贵的化石文物被窃掘倒卖之后,走私活动更是十分猖獗。
据知情者透露:一枚化石走私海外价高达1万美元以上;北京有人卖到5000元1枚,如今南阳盆地的一些贩子收购从初几十元即可购到,现在收购价也亦最高达千元。巨额的利润诱使那些走私犯采取现代化的“犯罪工具”走私,乘小轿车、豪华摩托、大哥大、对讲机,甚至有人通过邮局寄“货”到一些城市文物集散地、再转手倒卖,还有人为扩大销路,用打字、传真等等联系货主。总之走私者使尽浑身解数,新招绝招层出不穷,软的硬的,凶的狠的、无所不用其极。
在反走私活动中,他们逢山开路,遇水搭桥,在当地神出鬼没与警方周旋,竟然不断发生顶风作案的严重走私犯罪!
据不完全统计,南阳盆地已有数千枚恐龙蛋化石文物被盗、倒卖,目前在北京、上海、广州、南京、郑州、西安等大中城市发现的已有近2000枚,有的已走私海外西欧等国和台港等地区,给国家造成了很大的损失和不良的影响。
1993年南京机场、南京海关和长沙机场4次查获较大恐龙蛋化石文物走私案,截获企图出境的恐龙蛋高达148枚;
1993年10月15日至12月21日的短短不足3月内,南阳市公安局和西峡县公安局连续破获5起走私大案、收缴恐龙蛋化石378枚;7名案犯被捕,一名畏罪潜逃。
据不完全统计,此前,南阳地区各级公安机关先后共破获走私倒卖恐龙蛋化石大小案件20余起,查收恐龙蛋400多枚,收审30余人。然而令人遗憾的是:至今尚有一个由31枚化石蛋结成一块的珍宝让国人多看一眼的机会都没有,就不知流落何方。
显而易见,中国警方乃至海关的力量并不足以堵住茫茫尘世上每一宗实际存在的化石文物走私,谁也说不清到底有多少珍宝就这样流失。据海关总署的一份材料称,在走私文物比较猖獗的福建厦门、泉州、广东、浙江至今已查获出一些外籍走私货轮中混装恐龙蛋化石120多枚!
无怪乎1993年10月8日,上海市文物馆考古工作者郑致运先生看到河南一姓南的文物贩子与上海一些走私犯连结,经常发现这些案犯用汽车运恐龙蛋化石往湖南长沙倒卖,关切地致函有关部门严惩走私罪犯,以确保这举世罕见之宝完好无失。类似这样关心护宝的函件,公安和文管部门收到许多,并由此引发破获了不少案件。
其后,我国一些出访学者在德国、美国、新加坡、俄罗斯、台湾、香港等国家和地区考察,也耳闻目睹“热炒”来自中国恐龙蛋化石文物,他们也为这些宝贵的文化遗产流落异国他乡深感悲哀!
1993年6月6日新华社一则电讯:“来自”中国境内的一枚恐龙蛋化石将在美国接受最先进的高技术成像设备的审视。
7月15日电讯又称:德国将对“来自”中国的三枚恐龙蛋进行研究。这些国家是如何得到这些恐龙蛋的,似乎与此不无关联。中国一位学者称:“这是对中国学术界的蔑视和挑战。”
10月中旬,中央电视台一则“英国正在拍卖‘来自’中国河南的恐龙蛋化石”的报道惊动国务院领导。国家公安部一面电传南阳,立即行动,采取措施打击犯罪,抢救保护国宝,一面通知国际刑警组织请求协查,阻止拍卖。已查明这些恐龙蛋产于南阳盆地西峡县。而我们那些销声匿迹于茫茫尘世之中的多少化石珍宝又怎能够查清呢?……
值得欣慰的是,牵动着无数专家、学者及一些有识之士之心的化石文物终于受到国务院、国家文物局等部门的重视和保护。国家文物局局长张德勤亲自批示,要认真贯彻执行“保护为主,抢救第一”的文物工作方针,保护好化石文物;国家公安部、海关总署也紧急电传全国各地,严厉打击化石文物走私活动已在全国铺开;河南省委书记李长春致函南阳地委、行署,要各级党和政府必须坚决、迅速地刹住这股歪风,保护恐龙蛋像大熊猫一样,保护好国宝。南阳地委书记毛兴中等领导也亲自到现场视察,并立即拨款近10万元用于保护、收缴、宣传等工作,通过宣传《文物保护法》和严打盗掘走私活动,使这场源于此震惊全国波及海外的恐龙蛋化石被劫之风已基本上偃旗息鼓,非法盗掘得到遏止,坑洞均被填封,截止1993年底,地县文物部门已收缴恐龙蛋化石923枚。
1993年12月18日,河南省文物局和南阳地委,行署召开的新闻发布会透露:国家文物局已拨款15万元,省地专家正在西峡县丹水镇的一个化石点进行科学性发掘,决定在此县建立“恐龙蛋化石博物馆”,在化石点附近均也树立了永久性保护标志,同时各县成立了由公安、文化、工商与乡村治安联防层层保护组织、让盗掘走私化石文物的不法分子无可乘之机。
李瑞环同志在文物工作会议上大声疾呼:“博大精深的历史文物是中华民族的骄傲,保护好文物是我们的历史责任”。但是伴随这场令举世震惊的喜事的背后所上演的悲剧,无一不引起龙之传人的困惑与思索。
据中国科学院的赵资奎教授以及省地文物专家实地考察后一致认为,南阳盆地西部的西峡、淅川、内乡三县境内40余平方公里范围内有大量恐龙蛋化石群埋藏,现已出土数千,估计总埋藏量达数万枚,是目前我国乃至世界上地质考古学界的一次重大发现,具有极高的学术意义和科研价值,是研究我国地质时期恐龙栖息繁殖、生物演化、气候变迁、地质构造、生态环境等非常珍贵的实物标本和文化遗产,有资料表明,此前全世界仅发现恐龙蛋化石500枚。法国总统密特朗曾称赞陕西兵马俑为世界第八大奇迹。专家断言,南阳盆地恐龙蛋化石群极有可能成为世界第九大奇迹。这无疑也是这个盆地发展旅游的天赐良机,谁能担保今后的恐龙之乡博物馆不会像秦陵兵马俑一样蜚声中外?然而,愚味、短视、蝇头小利几乎断送了这一前程,更重要的是科学和文化的遗产严重流失。
幸哉恐龙蛋,它没有在“文革”中发现,否则定会荡然无存,惜哉恐龙蛋,它没有等到我们文明程度更高时再重见天日、遭此浩劫。早已实行多年《文物保护法》的我国,难道愧对古生物的慨然馈赠,辜负人类科学的文化遗产?
一场噩梦已经过去,痛定思痛之日,如果不改变我们淡漠的法制观念和文物意识,那么即使严打“大见成效”了,也难免时过境迁就一切复原。我们早已见惯了,演过的故事一遍又一遍地重演,虽然我们不止一次地重复“不能容忍”。
(本文图片均为西峡县文管所谢宏亮提供)
满目疮痍的盗坑
走私贩在洞内进行罪恶交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