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待处理…

话说“八股调研”

2023年10月10日

张泽

现在的“文山”中自然少不了“八股调研”的功劳。“八股调研”摆出耳听八方眼观六路的样子,相当地字正腔圆,上扣国家政策、领导讲话,下及地方实际、“我的”思考。不过以我的粗见,恐怕是“空手道”极多,给人的感觉不过是忙于长于“过招”而已。

“八股调研”的思路法是这样的:在“原因”中列出“思想不解放;政策不灵活;服务跟不上”等几条,那在“对策”中必然是“思想要解放;政策要灵活;服务要跟上”,一“因”一“果”,呆呆的,“一个娃两个腿嘛”。我的体会,你如果是这样写“调研报告”,那一定会得到“高手”的频频领首,说你思路清,看问题准。倘若你想出点奇,恐怕就要承受“拎不清”的教训,然后“高手”给你改出一个现成的思路来。没错儿,呆呆的!

“八股”只是一个约定成俗的说法,以所谓“分析”和“对策”论,未必前边是“八个”后边就一定是“两个四”。我们的“八股”家们是习惯于“提纲挈领”“高屋建瓴”的,什么事情都要从战略高度来认识,一个“壮阳裤头”会有益于社会安定、有益于两个文明建设,这都是确实已发生过的。所以我们这些常看调研报告的机关干部,在不断的学习中也悟出了些门道,譬如多积累些领导讲话,多汇集些基层情况,然后捏弄个题目就“调研”起来,一般来说是可以成功的。但老实说,心中也就多了些卑视和瞧不起,因为“一张报纸看半天”是完全能“八股”个“调研”出来的。

现在指责“考察”的文字不少。我是没有考察过什么的,泰国的“人妖”只在文字中见过。令我生疑的是既然我们的“考察”者已看错了地方,那他们回来后的“考察报告”为什么还写得相当“深刻”呢?说穿了,“考察报告”是捏弄出来的,是“八股”出来的,而它的“深刻”是由于我们长时间来已习惯了,习惯倒对它已成为一种需要了。最近读李瑞环同志《为人民办实事随谈》一书,觉得《谈“瞎领导”与“白研究”》一文很中时弊,相当有份量。如今的“八股调研”是想“救世”的,文字激扬,“口含天宪”,似乎如此这么一番就百事顺万事成了。其实这些“官样文章”是没有人看的,印来发去连自个儿也觉着淡乎寡味。

“八股调研”的最大弊害在于模式化,言不及义,论不言事。作为操笔者,只不过是为了交差完成任务罢了。我们反对腐败,对人对事都要下点真功夫,像“八股调研”这种习气,说轻点是脱离实际,言重些恐怕也是脱不了腐败的嫌疑的。说没用的话且又要费人财力和时间,当然是一种腐败的表现。

上篇:灯笼节(散文)
下篇:黄山
分享到

© 2023 陕西工人报
制作单位:53BK.com

↑ TOP


http://szb.sxworker.com/Content/weixinlogo.png
陕西工人报
http://szb.sxworker.com/m/content/1994-02/17/290070.html
陕西工人报电子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