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待处理…

陕西玻璃厂

依靠职工办企业效益跃上新台阶

2023年10月10日

陕西玻璃厂以转换内部经营机制为突破口,在狠抓技术改造上下功夫,取得显著成效。继1992年甩掉亏损帽子后,去年该厂销售额达1.2亿元,实现利税2000万元,创建厂史上的最高水平。

陕玻厂1987年投产以来,企业连年亏损,负债1亿余元。这个全省有名的亏损大户,何以跃上人均年创利税万元以上的新水平?“关键是我们坚持了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这一指导思想。”厂工会主席王志才告诉记者,两年来厂里召开职代会和职工代表联席会议19次,发动职工共商兴厂大计。近年来厂里出台的一系列重大改革措施,诸如实行全员风险抵押、分配向一线倾斜、各车间实行多种形式的承包方案、女工哺乳期休长假待遇等,均经职工代表反复讨论后通过。职工群众的广泛参与,使该厂出现了一个经营共商、制度共建、利益共享的新格局。

“尊重职工,最重要的是要尊重职工的地位与劳动。”这是该厂领导班子的共识。他们从1992年起,大胆地在分配上向生产一线脏苦累险和技术密集岗位贡献大的职工倾斜。该厂机修车间主任冯稳君说,他们车间实行责任承包以来,一线职工月奖最高261元,最低的只拿到30来元钱。过去是领导分活不愿干,现在是主动找调度和班长要活干。实行独立核算的大包干单位包装公司更是面貌大变。在“叮叮”的加工包装箱现场,承包人董武功对记者说,去年他们在人员减少70余人的情况下,圆满完成了厂里下达的生产任务,仅木板、铁钉、铁皮等原料节约一项,就为企业节约108万元。

为了改变企业的生产条件,该厂根据职工意见和建议,去年在厂里资金紧缺的情况下投资200万元抓技改。现在,作为玻璃生产第一道工序的原料车间已用计算机配料控制系统指挥操作;作为玻璃生产“心脏”部位的熔窑结构不合理部分,经过该厂攻关小组与有关院校的联合攻关,使日均玻璃产量保持在5000重箱左右。该厂过去采用大同煤和黄陵煤混烧获取生产煤气,常发生烧结。厂里听取了煤气车间职工建议,去年采用了机械强度好、块度适中、热值高的神府煤代替混煤。不但减轻了工人劳动强度,而且由过去每天烧煤150吨下降到120吨,仅这一项,煤气车间一年为企业节约百万元以上。该厂厂长兼党委书记李育森谈到他们依靠职工群众兴厂治厂的经验时,总结了这样四句话:“重大决策通过群众,民主管理支持群众,兴厂计谋取于群众,日常生活关心群众。”

(明烛 欣崇 王启)

上篇:商海破浪人
下篇:财政部发出通知取消轿车控购制度
分享到

© 2023 陕西工人报
制作单位:53BK.com

↑ TOP


http://szb.sxworker.com/Img/1994/2/1994022603-1.jpg
陕西工人报
http://szb.sxworker.com/m/content/1994-02/26/290307.html
陕西工人报电子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