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德铭/文
在外地上大学的儿子又来信了,他说他每当接到封封原封未动转来的同学信件时,都无比地感激我,夸我真不愧是一位好爸爸。然而,就为这小小的一封信,我们父子之间还闹过一场风波呢。
儿子小学毕业后,考入市内一所中学,一周才能回来一次,在这六年的住校生活中,他结识了不少小伙伴,每逢寒暑假便有许多同学给他来信。但因他没有收信地址,所以这些信件只好由我转交。
那时在我心目中,对于这些孩子的来信,犹如别人给我的来信一样。所以每当接到信后,我都要先拆开看看,然后再交给儿子。我从办公室回来,他每当听到我说“隽,你同学给你来信了”时,即高兴地抢过信,然后便仔细地读起信中的内容。这时我们父子之间,谁也没有意识到这信该不该拆。
然而,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知识的增多,他开始对我拆他的信件不满了。大概是在他初中即将毕业的那年寒假,有次我将一封拆开的信交给他时,他小嘴巴噘得老高,并向他妈妈告了一状,说我私拆他的信件。吃饭时,他仍是满脸不高兴。妻子批评我,但我压根儿就不当回事。我对儿子说:“你们小孩子家来信,大人先看一看,有什么关系?”可是儿子不服气,他竟拿出了自己的《法律常识》课本,与我据理力争,说课本上讲得明明白白,私拆别人信件是犯法行为。并质问我懂不懂法律?我被问得张口结舌。但尴尬之余,我觉得一阵由衷的高兴,儿子,他终于长大了,懂事了,他终于知道用自己学过的法律常识来辨别是非了。
私拆别人信件是违法的,这是我20年前就懂得的。可是在我脑海中,这个“别人”的概念,只是指家人以外的人。因此不要说是对儿子的来信,就是妻子的信件,我也照拆不误。
听了儿子的批评之后,我沉思良久,方有所悟,儿子他应该有自己的隐私权,应该有自己的小秘密。从此,我再没有拆过儿子的信件,也再没有看过他的日记本。但我们父子之间的关系,反而比以前更加亲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