湛淳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经营机制转换后,工会工作的微观环境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企业工会工作者遇到了不少新情况、新问题,其中“三多三难”现象比较普遍,应引起有关方面足够的重视。
指令多。上级工会还没有完全脱出几十年一贯制的工作方法,指令性的东西多,统一要求多,不适应发展很不平衡的基层的实际情况,把企业工会推向了执行起来不到位、不执行又过不去的尴尬局面。
活动多。上级指令和企业工会本身习惯性作法交织在一起,企业工会组织的活动人为地多起来,加之主要依托的是一些旧的活动方式,给会员似曾相识的感觉,加大了流于形式的思维定势。
检查评比多。由于上级检查评比,于是各种业务、活动、工作总是跟着检查评比。检查评比泛滥,工会组织应接不暇,最后发展成穷于应付。结果一是精力跟不上,二是经费捉襟见肘。
维护难。企业转换经营机制后,自主权逐步落实,在生产经营、管理分配、劳动人事上多有大的举措,出台了不少新的规定和制度。其中有些处于政策边缘的规定和制度,增加了企业工会组织维护职工具体利益的难度。
经费到位难。有些经济上较为困难的企业,把有限的费用投入了生产经营活动,工会经费挂在帐上。工作人员摧拨,得到的多是“有了钱马上就拨”的答复。
收缴会费难。客观上,主要是由于企业人员流动大,劳务输出、借调、下海等等,五花八门。也不能排除少数会员因对工会工作不满意而不交会费。
造成企业工会“三多三难”现象的原因很多。主要的有:一是工会组织换脑筋不够,工作方法、活动方式还停留在原来的模式;二是工会缺乏应有形象,职工群众还有诸多不满意;三是少数行政领导政策意识和群众意识不够。“三多三难”现象已给企业工会形成压力,希望有关方面对此给予应有的重视,采取科学和实事求是的应对措施,为企业工会做好工作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