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待处理…

何必常使职工“惶惶然”

2023年10月10日

某地一企业,素以“严于治厂”闻名。对职工违反各种规章制度的处罚十分苛刻。厂里秩序井然,但经营却不景气,深入观察,方才“知微”:使职工整日对照规章制度,“规范”自己行为,像机器一样呆板运动,岂能有活力发明创造和开拓经营?一位老技术工人道出了心里话:惶惶不可终日,不知几时“祸从天降”,哪个还有心思考虑这些?

这种情形很令人深思。诚然,为“严”之道,本身并非坏事。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不“严”,就训练不出骁勇善战的军队,生产不出优质高效的产品,培养不出“出于蓝而胜于蓝”的“高足”门生。但笔者认为,“严”要能够激发人的活力,增强人奋力干好工作的热情。只有这样,才能使人更好地打仗、做工作、学技艺。如果“条条框框”没有一点灵活性,操作上又缺少艺术性,恐怕再严也难有好效果,甚至还会适得其反。

因而,笔者认为,企业领导应科学地把握“严”的度与策略,要明确严的目的是什么,是为了束缚工人手脚,还是为了调动职工积极性,是为了强化纪律性,还是想把职工搞成木头或机器人。如此这般,在“严”的同时来些宽、来些灵活性、来些激发职工创造发明性的措施,这样,才能达到预期目标,创造出一个既严肃紧张又活泼富有生机的工作氛围来。

(杨帆)?

上篇:重奖质量有功人员
下篇:标题新闻
分享到

© 2023 陕西工人报
制作单位:53BK.com

↑ TOP


http://szb.sxworker.com/Img/1994/3/1994032601-1.jpg
陕西工人报
http://szb.sxworker.com/m/content/1994-03/26/290945.html
陕西工人报电子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