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蒲吉泉
就着灯光,看罢贵报3月5日周末杂谈栏目刊登的《毛泽东的遗憾》一文,我不由得拍案叫绝。文中指责了某个毛泽东的扮演者赴荷泽灾区表演期间的不耻言行。在我说来,这篇杂文好象道出了我的心声,吐出了卡在我喉咙里的一根刺。我佩服作者这种敢于扳倒葫芦撒了油的精神。
纵观这几年,我们国家的经济列车在飞速行驶,但我们的社会风气却日益低下。虽然国家一再大力提倡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但往往只流于形式,做做动作,而社会上的丑恶现象却依然在放肆地滋生繁衍。人们只是私下里埋怨,叹息,忧虑,觉得危危可及,却没有几个人站出来横刀立马,大声疾呼。因而硕鼠遍地,无人喊打。这是为什么?究其源是这些年来人们变得狭隘自私了许多,缺乏团结友爱,不惧邪恶的浩然正气。人们心里都打着自己的小九九,抱着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观念,事不关己,高高挂起。对于社会上的不正之风噤若寒蝉,能忍则安。因而使它们得以不断地上档升级,花样翻新,行情看涨。对于社会上的邪恶现象任其滋长,人们龟缩起来,生怕自己招致不祥。试想,如果我们都不屈从邪恶,携起手来,挥动正义的拳头,邪恶肯定会抱头鼠窜,丑陋肯定会掩面而逃。
还有我们的舆论界,这个最有力的社会风气维护者,对于社会上的不良现象往往只做简单的披露或者朦朦胧胧,温文尔雅地点几句,好象怕伤了谁的面子,扩大事态。无关痛痒的批评,一如几片树叶砸在人头上,未伤其大雅,结果“星星还是那个星星,月亮还是那个月亮”。无德者依然故我,照样登天步彩云。
我觉得这些年我们的国民意识在萎缩。人人都划地为牢,死死地保护自己那二亩三分地。意识不到社会大环境糟了会殃及池鱼。人们都以为扭转社会风气是国家的事情,个人对此无能为力,其实大错而特错。国家往往对法绳之外的事体无法采取强有力的措施,这正是我们每个人的责任,这正需要人民的舆论作用来抑制渣滓泛起。争取社会风气的好转是一场伟大的人民战争,需要全民意识。人们要是都能够自觉自愿地站出来呐喊,驱逐邪恶,鞭挞丑陋,那它们也不敢伸头露角,恣意横行。我们的民族虽然有着与人为善的传统,但对于危害我们社会,撕咬我们社会肌肤,丑化我们民族形象的一切人和事,不应该慈善,姑息养奸,不妨撕破面子,痛而斥之。
最后,我要说:《毛泽东的遗憾》是一篇勇敢之作,我为此文鼓与呼。希望贵报今后能多刊载一些这样的好文章,以醒国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