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郑伟健
樊昌哲的画作气势磅礴,格调高昂,富于强烈的个性和时代风貌,在他的画作前,使人感到画格不俗,意境深邃,余味不尽。在当今中青年画家里,可谓独树一帜。
樊昌哲,1947年出生于陕西蓝田县。其人初次见面,看上去绝没有“艺术家”的潇洒风度,只是那一双眼睛里闪烁着敏锐和执拗的光。黄土高原的西北风,造就了昌哲宽阔的胸襟和质朴的个性。他不善言谈,却勤于思考,勇于创造。对于优秀的民族文化传统,他有自己的见解,曾深入研究和学习八大山人、齐白石、潘天寿、李苦禅等前人的画艺,在广采博集之中,他又借鉴西方点彩派的表现手法,寻找自己的艺术语言。他说:“没有传统就没有艺术之根,而没有时代精神更没有艺术的生命”,“对于我所喜爱的艺术大师,我崇拜他们,但决不在他们面前困惑,我毕竟是我。”话语质朴无华,但言简意赅。
昌哲热爱生活,热爱家乡,热爱生他养他的黄土地。在他笔下,黄土高原的景观风物,都显得那样生动诱人,富于强烈的感情色彩。他善画山水、花鸟、人物,作品中花鸟居多,尤以鹌鹑画得最有神气。他偏爱鹌鹑,因为他从小捉过鹌鹑,养过鹌鹑,对这些机灵活泼的小生命存有一份特殊的感情。他画的牡丹、芙蓉、鹭鸶也很传神,有独特的意境。他的画得到画界同行和老一辈艺术家的赞许。刘文西先生看了他的画,认为“很有生气,令人振奋。”当代花鸟名家陈大羽先生称赞他的画“气势很大,有辣味。”对他十分赏识。
艺术家的成功之路,是一条艰苦的寂寞之路。昌哲锻艺十分勤苦,多年来,对于来自各方面的褒贬,他只是淡淡一笑,对于“商品艺术”的诱惑也从不动心,终于默默无闻地闯出了自己的路。他作画落笔大胆老辣、枯湿相生、刚柔相济,画面水墨淋漓,酣畅有力,形成了自己苍浑而泽润的画风。这在中青年画家中是很难得的。当代著名中国画大师李可染先生曾经指出:在中国画里,不光是笔墨上,而且是整体美感上要求苍润。所谓“干裂秋风,润含春雨”这很难,只有作画高手才能做到苍中有润,润中带苍。而昌哲正是体现了这样的风格。
樊昌哲不满足于已有的成就,他还在努力,他的面前有宽阔和长远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