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棉一厂的领导,在企业资金十分困难的情况下,宁愿自己历尽艰难,催款“拜佛”,及时兑现职工的集资款,不仅为企业赢得了信誉,而且换来了广大职工振兴企业的一颗颗爱心。这件事,不管从它带来的有形的物质价值和无形的精神价值来说都是无法估量的。
领导越是关心职工的疾苦,职工越是会为企业分忧,这是任何人都懂得的道理。但是,现在有些企业的领导人却往往在实际工作中忘记了这一点。就像群众批评的那样,对职工“用得着了称主人,用不着了当外人,有了困难成路人”。有的企业承包人,一提改革就先从职工身上开刀,损害职工的合法权益,一有困难就一古脑地推给职工,一有利益,就不择手段地给自己捞。试想,这样的领导怎样赢得职工的信赖,这样的企业怎么能发达兴旺,这样的改革怎么能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
当前,不少企业面临着原材料涨价、市场激烈竞争带来的种种困难,克服困难的根本出路在于改革,而改革成败的关键则是能否调动职工的积极性,增强职工的参与意识。改革莫忘民为本,关心方能换同心,这是一个最简单、最朴实的真理。时刻把职工的利益挂在心头,处处和职工同呼吸共命运,就没有上不去的山,过不了的河。这是否是我们从一厂经验中应该得到的一点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