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焦彦文
去苏州,不游寒山寺,即为难补之憾。倒也并非是留连于落弟书生那千古绝唱,却实实在在拗不过霜天啼鸟,江枫渔火和夜半钟声的诱惑,也就由不得你鬼使神差般步入这历经千百年来造物者们鬼斧神功的点滴造化而成的幽然胜界。
寒山寺座落在苏州市枫桥镇境内。步入前院,几棵由日本友人亲手栽植的五针松树葱翠郁郁,再度烘托出寒山寺清雅的佳境,大殿内列位神菩铜铸金渡,万般辉煌。殿侧陈列的那栩栩如生的八百罗汉半身坐像表现出的各自喜、怒、哀、思,各具个性特征的脸谱无一雷同,不亚于当今众生之颜面。碑廊里,历代文人雅士吟咏寒山寺的诗文碑刻列列,其文潇洒,其意激扬,再现出中华民族历史文化的精深博隽。枫桥楼上陈列着的义士们抗击倭敌的火器战具和事迹简介,反映了历朝历代仁人志士为捍卫领土尊严所取得的赫赫战功的艰苦卓绝。
寒山寺初建于梁天监年间,始名为“妙利普明塔院”,唐贞观年间高僧寒山曾在此主持,故更名为寒山寺。后来寒山讲经传道,东渡扶桑去了日本,据说在日本奈良也建有一座以寒山为名的寺院。寒山在日本亡故后,其在日本的门徒弟子便常来中国苏州拜谒师祖胜籍,聆听寒山寺钟声。中日建交以后,尤其是改革开放后的近几年来,每年农历腊月三十日夜,均有日本友人五、六千人围坐在寒山寺内,亲耳聆听由寺院主持高僧于深更零时亲自登楼撞钟。对苏州的对外文化交流和经济发展起到了不可估量的推动作用。
据导游介绍,寒山寺起初只不过是一个普通的寺院,并不怎么驰名,只因唐代书生张继赴京赶考落弟返家途中,夜宿枫桥客栈,眼见江上点点渔火,夹着寒山寺攸攸的钟声,不由得感怀万端,便随口发泻出了“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的绝妙佳句。因此寒山寺因诗而闻名享誉海内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