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待处理…

鼎力相助 枯木逢春

——西安市振华联合钢管厂复生纪实

2023年10月10日

数字枯燥却颇能说明问题:西安钢管厂在创办的前3年里产品积压,工人放长假,负债400多万元;在而后至今的3年里,当它以西安市振华联合钢管厂这块新招牌面向市场时却连创佳绩,累计实现销售收入3746万元,上交利税135万元,职工人均月收入达328元。

钢管厂“死”而复生走上振兴之路的奥秘何在?职工们回答说就在于他们遇上了一个好帮家——西安华山机械制造厂。是华山厂派来的王群军厂长带领他们艰苦奋战走上了振兴路。

隶属西安市二轻家具公司的西安钢管厂由于产品质量差、流动资金缺乏等原因,1987年开张之日竟成为倒闭之时,60多名职工放长假一放即达三载,企业积债竟达400多万元。知情者无不叹息:钢管厂算是永无翻身之日了。

1990年的秋季,我省在企业中开展“大帮小,富帮穷”的“扶贫帮困”活动。省总工会选择10多家地方特困企业开展工作,钢管厂被列入华山厂的帮扶对象。对于帮扶这样一家困难重重的企业,华山厂内不是没有不同意见。但当他们获悉钢管厂职工几年里生活无着,靠摆地摊、打零工过活时,大家立时统一了认识。厂长李根元为之动情地说:“华山厂30多年吃在陕西,住在陕西,我们在三秦父老的养育下企业才不断发展壮大。眼下地方企业遇到一些困难,我们岂能袖手旁观?”于是厂里抽出14车间主任王群军等10多名年富力强、具有开拓精神的同志开赴钢管厂。

王群军所带领的一干人马在华山厂这个万人大企业中啃过不少硬骨头,但遇见钢管厂这么个烂摊子却是头一次。由于长期放假,厂子长满了半人高的荒草,堆满了陈年的垃圾,院墙坍塌不堪,车间房顶无瓦,机器经风吹雨淋锈蚀成了一堆废铁;厂里居然没有一间办公室,议事只得在露天。

从国防大厂到这破烂院落工作,虽然一时很不自在,但他们毫不气馁。厂长王群军带领职工先从当清洁工开始,清理院落垃圾、荒草;设备要重新启动,零备件缺乏是一大问题,他们就分头四处寻觅;寒冬腊月风急雪紧,滴水成冰,华山厂的师傅们蹲在无任何取暖设备的车间里一动手修理便忘记了时间。华山厂又一次投入30多万元,修缮了厂房,添置了设备及车辆,凡涉及到钢管厂需要解决的技术、加工任务,华山厂有关部门优先安排,并保质保量按时完成。不到半年时间,钢管厂面貌焕然一新,仅用不到半年时光,一条年产6000吨的制管生产线就经过改造、整修恢复了生产。

王群军和华山厂的师傅们深知扶和帮不仅仅是简单地完成行政指令,也不单单只是帮助恢复生产,而是要从根本上提高特困企业的造血功能和发展后劲。为此,王群军逐步建立了完整的工作考核、产品检验及奖惩制度;手把手为职工进行传艺;在分配形式上,无论是集体职工,还是全民职工,一律采取从零开始的“全额计件”办法,将职工个人利益与企业的生产效益捆在了一起,极大地调动了职工的积极性。

有了高质量的产品,还需要有创市场、打开销售渠道的劲头。恢复初期,厂里无钱作广告,从厂长到管理人员挨个跑用户,足迹遍及三秦大地的每一角落。为了推销产品,有的同志便数天“泡”在用户单位,甚至给人家扫地、抹桌、打开水,硬是凭着一颗赤诚的心,攻破了一道道难关。用户上门他们热情接待,保退保换,不分上下班。前年夏天厂门口修路,购货车进不来,厂里职工硬是用架子车把产品拉过一里多路为用户装上。精诚所至,金石为开。现在他们的产品已远销山西、河南、甘肃等10多个省市,月销量已由过去的几十吨,提高到500吨以上。 本报记者 郝振宇

上篇:没有了
下篇:图片新闻
分享到

© 2023 陕西工人报
制作单位:53BK.com

↑ TOP


http://szb.sxworker.com/Content/weixinlogo.png
陕西工人报
http://szb.sxworker.com/m/content/1994-04/28/291817.html
陕西工人报电子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