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经济,要不要抓教育?太史故里韩城市数万名群众用自己的行动作出了响亮的回答:“致富不能忘教育,富了更应爱孩子”,兴教办学,自发建校,一时成了韩城群众谈论的热门话题。同时,也发生了一个个动人的故事。
在偏远山区的独泉乡,106位学生家长捐资4690元用于改善独泉初级中学的教学条件;经济比较发达的龙门镇龙门村,将投资30多万元新建的村办公楼改作教学楼;城区街道办事处投资百余万元创建标准化初中;村园村、夏阳乡、板桥乡等乡村一次次提高民办教师工资。在西庄镇,为了支援镇辖初中的校建,晋源洗煤厂、西庄镇基金会和各界群众,纷纷捐资相助,不到两个小时,就收到各方捐款4.7万余元。一位个体户在捐款时说:“娃有个好学堂,有个好老师,比啥都强。”
西庄镇郭庄村村民为了彻底改变村办小学的面貌,4月10日,在村民陈建军的发起下,许多群众的激情一下子涌了出来,当日下午就收到捐款7720元。退休老干部陈金抗拿出200元退休金,激动地说:“为了人类的希望工程,请收下吧”。经营砖厂的陈自成表示要免费承担建校全部用砖,村里其它两家砖厂也表示免费承担用砖,最后,3家只好“平分”了这次建校的用砖。家有机动车辆的村民一致表示建校期间义务出车,随叫随到。村里的木工、电工、泥瓦工等也要求无偿包揽全部工程……目前已收到捐款现金5万余元,一幢漂亮美观的“郭庄初小教学楼”将拔地而起……
(王咏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