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哲
两年前,读过作家黄宗英的一篇随笔《书生馋书》,那里面有句话至今记忆犹新、颇有同感——“书生爱书,书生同此心。”我之所以同题为文,并非掠美,实在是因为我这位“准书生”,也有过这种醇醇的情愫。
那是前年岁末某日。下班回家,看到桌上中国农机化报社寄来的邮包。我急切切打开,但见《唐诗鉴赏词典》和《宋词鉴赏词典》赫然眼前。精装本,带护封,都有砖头那么厚。我喜不自禁,飘飘然手舞足蹈,连家人都嗔怪我的失态。其实我心里明白,这只是“书生馋书”而已。
随两本书而来的,还有一帧获奖证书。原来这书是对我参加报社“我的家乡”散文征文作品的奖励。真没想到,编辑也有“特异功能”,对作者内心的需要了如指掌。两本书,40多块哩,要是寄来等价的奖金,我很不会有如此的兴奋,而且,十有八九那笔钱又如马克思所说:人首先必须吃喝住穿,然后才能从事……
唉,书生爱书,书生又穷。因了穷,对书就更贪更馋,好象从未吃饱过奶的孩子,就像我吧,每月微薄的工资养家糊口已是捉襟见肘,还有多少钱能去买书?十次去书店,九次都是“观光游览”,偶然请小姐从书架上取下一本看中的书,待看过昂贵的定价后,又嗫嚅着(借)口让她放回原处,生怕她透视出我的难堪来。
小时候,家境困顿,爱看书而买不起书。有回姐姐从西安回来,我偷偷拿了她5元钱,从书店买回几本“大部头”。这件事让我负疚了几十年,至今一想起来就心里不安。姐姐,你是否还记得这件事,还能原谅当年冒失无知的小弟么?
有回出差,意外地碰到了降价售书。那些书多是前些年出版,定价极低,又五折优惠,真使人大喜过望。结果,我用极少的钱买了《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现代汉语》、《范文百篇》、《科技英语结构分析》等等一大摞书,虽然行囊沉重,但那种得意,那种舒心,真是有如获至宝之感。
的确,我爱书。读书,使我知道了七国称雄、赤壁大战、公车上书、武昌起义;读书,使我了解了罗马帝国的灭亡、伊斯兰教的兴起、十字军的东侵、《共产党宣言》的诞生。从书中,我悟得人本碳水化合物,从而对生命有了更高层次地把握;从书中,我品味了博大的母爱“你多丑,你多丑,但我爱你!”总之,书给了我种种的期冀和种种的满足,以及期冀中甜蜜的等待,满足时心神的旷怡!
如今,尽管置身于电子激光卡拉OK通霄舞会的生活氛围中,但我一天中最为惬意的时候,依然是倚着床头,就一束柔和的灯光做我的读书梦。在我看来,书就是忠实的恋人,你付的爱愈多,她回抱的情愈浓。
我不嫉妒万元户或百万元户,我只是说,在富翁面前,我不会为自己的“穷酸”而自惭形秽。我不悔,并且觉得:除了一日三餐,还有书,也就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