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5月11日,安康地区大修厂厂长张安喜荣获陕西省革先进人物称号。在此之前,他还执有“省劳动模范”、“全国优秀企业家”两项殊荣。
张安喜的主要政绩,通过10年改革使一个累亏98万元的企业连续4年实现利润300万元,出口创汇250万美元。濒临倒闭的安康地区大修厂一跃为安康地区重点企业、“科技示范企业”、“横向经济联合先进单位”、“七五技术改造先进单位”、税利大户。
张安喜1984年8月从西安交大管理工程学院毕业,9月走马上任地区大修厂厂长。他首先对企业人事制度进行改革,大胆起用有才干的职工,果断免去不称职干部9人,中层干部由20人减为15人,机关人员由原来的81人精减为49人。在内部分配制度上,张安喜1985年就在企业推行了以百元净收入工资含量为主要形式的班组经济承包责任制,这为以后企业深层次改革打下良好基础。1992年,邓小平同志南巡讲话后,张安喜抓住时机,把企业改革推向深入。他先后制定了《活跃生产要素,转换经营机制11条措施》和《贯彻条例,解放思想,加快改革步伐,把厂机关列入乡镇企业机制的意见》,打破干部、工人界限,优化组合,竞争上岗。进一步精减科室,向一线分流,同时扩大分配档次。在深化内部机制改革的同时,他加快了企业组织结构调整,打破了企业单一生产的旧格局。他们新开发的电解锰产品先后荣获地区“科技进步特等奖”、“国家星火计划银奖”、“泰国国际博览会银奖”、“七五全国星火计划成果博览会金奖”。(随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