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我省的儿童少年工作在各级政府和社会各界的重视和关怀下,正逐步走上科学化、规范化的发展道路,在贯彻落实国务院《九十年代中国儿童发展规划纲要》和陕西省
《“八五”儿童发展规划纲要》中,取得了优异成绩。
我省14岁以下儿童共有949万名,占全省总人口数的28.9%。下一代能否健康成长,关系到国家的前途,民族的兴旺。因此,两个纲要颁布后,为确保规划的主要内容、目标任务的顺利实现,除省上建立了诸如《陕西省保护妇女儿童合法权益的若干规定》等多项地方性政策法规外,全省107个县区就有98个儿少工作委员会或协调委员会积极开展工作,有5个地、市、33个县区先后也制定出了本地区儿童发展规划与实施方案。其间,尽管我省财力紧缺,但政府仍然年年增加对教育的投入,坚持抓好普及六年义务教育,特别是边远山区,重点提高儿童入学率和巩固率,有效地减少了儿童辍学和新文盲的数量。经过3年全社会的努力,到去年底,我省已有6个县达到无文盲县标准,有1960个乡、镇达到普及六年义务教育、普及率占74%。小学入学率达到98.09%,巩固率达96.29%。在政府加大教育投资的同时,每年还拨款50万元用予扶持民办幼托事业,到目前全省托幼园所已发展到12273所,入托率达23%,
关心下一代健康成长,党和政府也十分关心特殊教育,盲、聋、哑学校在校生人数比1992年增加了50.4%。与儿童少年工作有着密切关系的家庭教育组织网络基本形成,初具规模。全省已有102个县区建立了家教研究机构,建起各类家长学校7685所,先后有1200多万家长受到教育。现在,关心下一代已成为全社会的共识,人人踊跃参加献爱心活动,全省已拥有10万人的儿童少年工作队伍,2万名老同志肩负起校外辅导员的重任,百万人加入“希望工程”行列。 本报记者 范国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