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彗星将撞击木星,这一星际灾变正在成为国际关注的热点。但它的发现却纯属偶然。
今年7月17日至24日期间,“苏梅克——利维”彗星将撞击木星,人类将第一次目睹天体相撞的壮丽景象。
当美国科学家首次向世界公布这一消息时,立刻引起了人们的广泛注意。随着时间的推移,现在已从早期预测进入了中期预测。两个天体相撞,这一罕见的宇宙奇观,使我们想到了月亮环形山、地球上大大小小的殒石坑,想到了有关恐龙灭绝,以致我们地球上可能发生的毁灭之灾。
彗星将撞击木星,是怎样发现的呢?
这一震惊世界的发现,却纯属偶然。
美国有一些年轻天文工作者,他们长年从事天体的观察。在美国的加州帕洛玛山天文台,就有这样一个小组,行星地质学家尤金·苏梅克指导利维等几个青年人,用施密特望远镜对太阳系中的彗星和小行星进行搜索。
1993年3月,这台天文望远镜拍摄到了一组照片,但操作时却不小心曝光了。这6个青年人感到十分惋惜,曝光了的照片还能看出什么来呢。
但利维等并不死心,还是对这个胶卷进行了冲洗,发现还是有几张完好的。1993年3月25日,苏梅克和他的妻子卡诺琳检查这些照片时,在一张星体密密麻麻的照片上,看到了木星附近有一个过去从未见过的星体——它象一个被挤压了的斑点。
用施密特天文望远镜显然不能进行更深入的清晰的观察。
于是,苏梅克小组立即与美国亚利桑那州基特峰天文台用大望远镜观察的迪姆·斯科迪联系,要求他对这一特殊的天体进行辨认。斯科迪很快观察到了,这是一颗彗星,并且已经至少分裂成了20颗小彗星。它的形状象一根发光的长棒带模糊一片的彗尾。
1993年3月27日,经夏威夷大学高清晰度观察,发现该彗星是由21颗分离的彗核组成。还有许多碎片在同一轨迹上,它们排成长长的一列“队伍”——这列“队伍”的前后长达200万公里左右,现在已经越过太阳,正以每秒10多公里的速度奔向木星。
这是1993年发现的并纪录到的第五颗彗星。后被国际天文学联合会命名为“苏梅克——利维9号”周期彗星。由于它象一列长长的火车,还被戏称为“火车彗星”。
为什么这么多的小彗星会排列在一起呢?
天文学家追溯其运行的轨迹,发现这个彗星两年绕太阳一周,1992年7月,是这颗彗星离木星的近点。7月8日,它经过木星附近,当时离木星只有4.3万公里,在木星的强大引力下“险些撞上”。它好不容易才逃脱出来,但木星引力作用产生潮汐力,已把它撕碎成一串分裂的小彗星。彗星主要由气体和尘埃组成,彗星核是固体,主要成分是尘埃和冰块。它自然受不住木星这一巨大引力的拉动。
2、木星的大灾难。十几亿颗“原子弹”爆炸。无数升腾的蘑菇云。
今年7月,当它再次经过木星附近时,将要撞上木星。这些彗核最大的一块直径为4公里,平均直径为1公里。
两个天体相撞将是惊心动魄的,这对木星来说,无疑是个大灾难。
彗星撞击木星,会产生什么样的景象呢?
在当代,每一次行星的探测活动都为我们认识宇宙写下了新的篇章。飞近木星的“航海者号”探测器发回来的许多信息,使我们加深了对木星的认识与了解。
木星是太阳系最大的一颗行星,它的赤道半径是地球的11倍。但它的质量却只有地球的3.14倍。木星的质量轻是它和地球组成的物质不同有关。地球和其它许多行星,主要是由铁和硅酸盐等物质组成的固体星球,外面再包裹着一些气体。而木星主要是由氢和少量氦组成,其化学组成与太阳差不多。可能是由于木星的体积大,使木星保留了组成原始太阳星云的物质,而在其它较小的行星中,这些气体都“逃逸”了。
木星上虽然没有生命,但木星的周围却热闹得很。木星有16颗卫星,有人称它为小小的太阳系,木星卫星中有3颗比月亮还大。其中木卫三的体积是月亮的3.5倍。木星卫星上的地壳活动仍非常激烈,在一颗卫星上至少有6座火山正在喷发,岩浆与烟云喷向几千米的高空,景象瑰丽奇异。众多的大大小小“月亮”,使木星上的夜晚如同白昼。
彗星撞击时将首先进入的木星大气层,与地球的大气层不一样,主要由氢气和其它气体组成,而且密度很大,大气层的厚度达几千公里。由于气压很大,木星大气层下层的气体已经液化,所以木星的表面覆盖着“水”而不是土壤和岩石。在木星的中心部分则转化为固体的金属。木量的体积大,但它的自转却很快,不到10小时便自转一周。由于高速转动,使木星表面大气层的风暴变得异常激烈。
天文学家认为,彗星以每秒60公里的速度撞入木星的大气层,与木星大气摩擦将变成燃烧的火球,温度可能高达1万多度,由撞击而升起的“烟柱”或蘑菇云,可能会升到几千公里高,并且维持相当一段时间。同时,彗星高速撞击木星,可能激起木星表面巨大的风暴,火球还可能使木星大气层形成一个巨大的空洞,“撞出一个大坑”。同时产生气旋与风暴。
据计算,一颗直径2公里大小的彗星撞击木星,其能量相当于两亿吨TNT炸药的能量,相当于一亿颗投到长崎的原子弹的能量,苏梅克——利维彗星由一串彗核组成,2公里大小的有十几颗,还有一些较小的彗核,总能量相当于几十亿颗原子弹。所以,这对木星来说是一次“大灾难”。
3、七月的夜晚,南方的天际是壮丽的。
在地球上能否直接看到这次撞击呢?
科学家们说,这次撞击点在木星的背面,所以我们不能直接观察到撞击爆炸时的闪光,但是闪光可能把木星的卫星木卫一照得比它正常的亮度亮,观测木卫一的亮度可能推算闪光的强度。
科学家们测知,彗星与木星的撞击点在木星南半球中纬度的地方。虽然在背面,但离正面比较近。由于木星的自转快,每10小时左右即自转一周,撞击几十分钟后,撞击点就转到了正面,我们能看到撞击后升起的巨大“蘑菇云”和木星表面的大气风暴。被彗星撞击而溅出来的木星表面的物质,有一部分可能会进入绕木星的轨道,形成一个绕木星的光环,持续更长的时间。据中期预报,在我国能观察到的撞击一共有5次,即17日19时31分,17日22时3分,20日22时38分,21日22时38分,21日23时21分。拥有小型天文望远镜的天文爱好者可以观察到。
行星或彗星撞击地球,被不少科学家们认为这是造成地球上多次大规模生物灭绝的原因。
地球将来仍有可能再次遭到这种飞来横祸。
对付这类较大的小行星或彗星的撞击,目前人类还没有办法完全避免。但是,随着时间的推进,我们总能找到有效的措施。这次精确地预测出彗星撞击木星的时间、地点和强度,可以看出当代科学已经达到的高度。观察和研究这次彗星撞击木星,对于彗星或行星撞击地球可能引起的灾害,灾害波及多大范围,可以提供大量可供参考的数据,为我们寻找预防或减少小行星或彗星撞击地球造成的灾害,提供了一次机会。
美国修复哈勃望远镜,更好地观察这次星系碰撞,也是其重要的目的之一。
目前,“伽俐略号”飞船正在前往木星的途中。预计今年7月可以到达能看清木星背面黑暗部分的位置。
我国天文学家与各国科学家一起,将对这一次星际相撞进行观察研究。
北京天文台、上海天文台、紫金山天文台、云南天文台的大型天文望远镜都将投入这次星际相撞的观察。
从5月开始,北京天文馆将举办彗星与木星知识展览,演出彗星与木星相撞的表演节目。北京天文馆天文台将对外开放,开展木星、彗星观察活动。
(摘自《深圳法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