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荒石
在数百人围观中,他倒在血泊里。
时间:1994年4月9日,地点,某县城。
一名低个子青年骑自行车从东向西行,另一名高个子青年人骑车由西向东行。低个子见左边路旁有个鞋摊,想补鞋,就突然把车向左一拐,恰好高个子从西骑来,刹闸不及,两人碰在一起。好在车速不高,人车皆无损伤。本来一两句道歉话就可以解决问题,本来都是忙人,扶起车子各走各的路,什么事也就没有了。但没有,两个人都瞪起了眼,怒睁圆目,互相指责对方。声越来越高,围观者越来越多。这时只要有人劝架,完全可以息事宁人。可惜没有,人们只围着看热闹。这时互骂似乎不解恨,不知谁先动手,两人就打起来。年轻人火盛,中国人向来又有不图蒸馍图争气的观众,故越打越狠。高个子的嘴已流血,低个子也没占上便宜。殴斗在继续升级,徒手已不足以解决问题。先是砖头、石头,后是棍棒,见啥拿啥。高个子眼明手快,发现鞋摊上有一把刀子,飞快地抢到手中。
这时围观者有三百余人。农民、教师、干部、个体户、经理等等。五大三粗,瞟肥体圆的大汉站了一片,竟没有一人劝架。30米远就有电话,但没有人打电话报案,派出所只有200多米远,却没有人去通知。
高个子第一刀捅到对方嘴上,第二刀捅到脑后,第三刀捅到腹部。一股血柱从对方嘴里喷出,溅到几米外的地方。只听围观者发出“啊!哟!妈呀!”等各种各样的叹词。是怒?是恐?是惋惜?还是幸灾乐祸?谁也说不清。等派出所干警闻讯赶来时,低个子已倒在血泊里,至今生死未卜。高个子逃之夭夭(后被抓获)。这时,围观者渐渐散去,象看完一场惊险电影一样,将亲眼目睹的这一场面又迅速传到全县的各个角落,并且绘声绘色,唾星四溅。
世人,你真地麻木了吗?
带着镣铐的罪犯,众目睽睽之下,从某单位大院穿过
这是一个盗窃2.8万元的特大案犯,公安机关整整追捕了三年零四个月,费尽九牛二虎之力,终于在1994年3月将其抓获归案。案犯上戴手铐,下戴脚镣,审讯期间24小时不离人,防范够严密了。
这天中午,大约十二点多一点,案犯提出要上厕所,两名年轻干警押着他来到派出所后边,让他进厕所方便,二人在外边等。等了十几分钟不见出来。干警发觉不对,进去一看,哪里还有人。老奸巨猾的案犯早已想好这个金蝉脱壳之计,他见二人二十多岁,缺乏经验,便荒称要解手。进了厕所一分钟也没停留,凭着江湖上多年来摔打出来的功夫,轻而易举地就翻过低矮的厕墙,进入隔壁某单位的后院,而且没有发出任何响声。
这是刚吃过午饭的时候,该单位十几名干部职工正在后院晒太阳、聊天,忽见一个戴镣铐的人从墙上翻过来,十几个人全哑了,并不由自主地分立在两边,象夹道迎接谁似的。案犯开始还有些害怕,见此情景便坦然起来,举起戴铐子的双手向两旁的人致意。派出所就一墙之隔,只要谁喊一声:“犯人跑了”,敢说,这案犯就肯定跑不出这个单位。或者只要有人喊一声抓住他,十几个男人抓一个手脚被铐住的人易如反掌。可惜没有人喊,也没有人动手。就这样,案犯大摇大摆地穿过这个长达70米的单位,从大门出去来到中心街。
这时正好有个人力三轮车路过,案犯指了指口袋,示意有钱。不知骑三轮人见钱眼开还是畏惧案犯,几乎没有问二话就让上了三轮车。街道里人来人往,有人好奇,有人不解,有人没注意,反正没有人过问。
三轮车快要穿过中心街的时候,一位老公安推着自行车,从旁也路过,见三轮车拉着一个带镣铐的人,觉得奇怪,怎么没有警察跟着,凭着几十年的经验,他立即意识到可能是犯人脱逃。忽地拔出手枪,喝令三轮停下。骑三轮的一看傻了眼,乖乖掉头,把犯人拉回公安局。
维护社会治安,难道只有警察有责任吗?
车匪抓住了,却无人作证,包括受害者本人
这段公路上的社会治安状况已被新闻界多次曝光,是一段被旅客称为“井阳冈”的路段。为了打击车匪路霸,县公安局组织了一支特别行动队,队长由一位老公安、公安部二级英模、反扒专家担任。
初春,还有些寒冷。一辆由西安开往淳化的长途班车正在公路上行驶,5名青年拦住了车辆,要求上车。
上车后,他们并不安分,东瞅西盯,挤这个撞那个,三挤两挤有些人的钱包就不翼而飞了。这时,他们正掏一个妇女的钱包,刚掏出来就被妇女发现,立即喊贼,这时5个人围住妇女就打。“住手”,只听有人大叫一声,4名便衣干警一拥而上,很快就把其中两名车匪铐在车栏杆上,另三名见状夺路而逃。干警紧追不舍,追了二里多路,又抓住两名,另一人脱逃。
接着要取证,可车上56名旅客包括司乘人员无一人作证,都说没看见。干警又要求受害者作证,不料受害者竟说钱已追回,就算了,不想再惹麻烦,尽管干警们苦口婆心,但始终没有取到一份证言材料,旅客都是外地人,要急着赶路,没有人愿留下作证。
车走了,干警们心情很沉重。最后这几名车匪终因无证据而被释放。令人可恨的是,他们反过来倒把干警告了一状,说是非法拘禁。
思考:为什么?为什么这种现象一而再再而三地发生
本世纪初,鲁迅先生就曾痛斥过那些目睹同胞被外国人杀害而无动于衷的国人为看客,并对他们进行了无情的解剖。然而在20世纪90年代的今天,看客们依然存在,民众依然昏睡。明哲保身、畏惧胆怯、心有余悸,幸灾乐祸、唯利是图、冷嘲热讽仍然占据着我们一些人的心灵。这是为什么?
当然,单纯地怪看客也并不公正,这是诸多因素造成的。一是怕打击报复的心理抑制了一些人的勇气。现在的条件还不足以提供有效的措施保护证人、保护见义勇为者;二是在一些地方,正气不足,邪气有余,对违法犯罪打击不力,出现了一种好人怕坏人的怪现象;三是法律不健全、只规定证人的义务,而没有规定不履行义务者应承担的责任。
但不管怎么说,看客多了毕竟是民族的悲剧。
故此,我们仍要继续大声疾呼,世人,醒醒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