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待处理…

无悔韶华苦追求

——记参加宝中铁路建设的铁二十局三处的几名大学生

2023年10月12日

在全长498公里的宝中铁路建设工地上,铁道部二十局三处三段的几名大中专毕业生十分活跃。你可别小瞧他们“嘴上没毛”,可本事却很大,全段所创建的74项单项优质工程中无不饱含着他们辛勤的汗水。

小天地里名副其实地“闯哩”!

1990年11月底,刘闯利从上海铁道学院毕业后,毅然来到火热的建筑工地。每天他和测量工们翻山越沟搞测量。漫漫黄尘和凛冽的寒风,“恩赐”给他一双龟裂的双手,白晰的脸庞黑瘦了。

1991年3月,段里将两座桥的施工技术指导任务交给了他。因缺乏经验,首次指导绑扎的钢筋笼被上级勒令返工。望着被拆得七零八落的钢筋,刘闯利的心都碎了。“我就不信这个邪!”他一连几夜没合眼,终于构思了一种“悬臂式绑扎钢筋笼法”,试用后,不但质量好,且工效提高二倍,并在全段推广使用。这不仅令他欣喜,而且还增加了他干一番事业的信心。

不久,毛家沟大桥开工兴建。该桥墩基采用钻孔桩作业,最浅的桩孔也深达30米。为确保灌注质量;他吃住在工地,边指导作业,边做好施工记录。特别是当灌注墩台时,他都要爬到二十多米高的台面亲手安装预埋件,不然,他心里就不踏实。

功夫不负有心人。他负责的西桥主体工程,均达优质标准,毛家沟大桥还被铁道部宝中办树为优质样板工程。同时,他结合实践所撰写的《用TQC方法提高毛家沟大桥质量》一文,继获1992年二十局QC成果论文二等奖后,又获铁道部二等奖。

“文弱书生”并不弱

别看任文祥脸上总是挂着笑容,一副近视镜给人以文弱书生的文静之感,可干起工作来,那可是“铁匠的锤子——一砸一个响!”

分到工地不久,段领导便让这位25岁的小伙子担起了十队的技术主管重任,主管杨达子沟中桥的技术指导。十队营地设在杨达子沟边,这里交通不便,住地偏僻,吃水全靠从河沟里挑,杂物很多,里面什么都有,得过滤,沉淀老半天才能饮用。面对困难,他没打退堂鼓,把全部身心投入到建桥之中。

杨达子沟桥墩位于沟的中心,有天夜里,暴雨狂泄,汹涌的山洪裹沙卷石直向刚刚成型的井基冲来,他一边呼喊大家抢险,一边飞身跳入水中,与大家手拉手组成人墙……两小时后,洪水终于退去,井基安然无恙。当他从河里拖着满身泥浆上来后,再也走不动了。

正当杨达子沟桥进入施工的关键阶段,年迈的父亲向他发来了一封电报,叫他立即回家帮助收麦,他却把电报一压,只向家寄了点钱,就又忙他的“杰作”了。

1992年底,是小任最开心的时日,杨达子沟桥被宝中办评为优质样板工程,并夺了一块金灿灿的牌匾,他本人也被评为先进工作者并获处里的单项奉献奖。

干就得干出个样子

“不干就拉倒,干就要干出个样子!”这是常挂在从石家庄铁道学院毕业的大学生张永鸿嘴边的一句话。

在毛家沟大桥2号墩托盘施工时,他一边指导,一边亲手捣固,每次回来,胳膊都要被腐蚀掉几张皮,强烈的紫外线把他的脸上烙下了块块紫斑。今年5月份,在大峡口桥安口台打灰时,从准备工作到结束,小伙子整整50个小时没合眼,下工地后,耳朵里净是捣固棒的嗡嗡声。

他不但干工作“冲”劲大,还善于思考。双沟中桥墩身周长达21米,没有支模的箍带,如制作,费工费料。经过反复研究后,采用了“土模法”施工,光节约材料费5000多元。在大峡口桥施工中,他又提出用废旧钢模板代替木模的施工办法,又节约材料费4000多元。

对于这些,他并没有满足。他结合开展QC小组活动的实际,撰写了一篇《用TQC方法提高路基施工质量》的论文,分获局QC成果发布会一等奖和铁道部二等奖。

“黄毛丫头”红旗手

23岁的张娟萍打坐上段计划股长这把“交椅”后,一晃快两年了,人们评价她:“嘿,这丫头行!”

说她行,倒不是因为工地上女人少,人们有某些偏见,她头顶着局“三八红旗手”、“优秀团员”,处“先进工作者”等道道光环,确实是她一步一个脚窝干出来的。

1990年毕业于陕西一铁路工程学校铁道工程专业的张娟萍深知计划股长这个不大起眼的“官衔”的分量,那一笔一数都和企业的经济效益紧密相联。为了掌握第一手资料,她跑遍了二十多公里的管区线路上的上百个工点,反复核实工程数量,及时把所记录的资料分类入档。

计划股主要负责预算,签合同,计价和结算工作,免不了和民工队打交道。为了计划的合理,每笔账她都反复计算多次、不留疑点,凡和她打过交道的包工头都说:“这姑娘太厉害太精明了!”两年来,她共拒收各种贿赂达万余元,有效地维护了企业利益。

上篇:没有了
下篇:图片新闻
分享到

© 2023 陕西工人报
制作单位:53BK.com

↑ TOP


http://szb.sxworker.com/Content/weixinlogo.png
陕西工人报
http://szb.sxworker.com/m/content/1994-07/14/293738.html
陕西工人报电子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