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振奎
一提起企业里的新工,老工们往往就会来一句,“嘴上没毛,办事不牢”。可龙钢总厂焦化分厂化产车间,把价值近50万元的两台锅炉连同水质处理设备,交给20多名新工去操作。没想到竟马到成功、硕果非凡。20多名新工以其出色的工作,不光挣来了“全韩城市第一”卫生锅炉房的赞语,而且还因锅炉无结垢,阀门无跑冒滴漏、项项管理指标合乎要求,得到了渭南地区锅检所授予的“红旗锅炉房”的光荣称号。对此,一些老工说,“嘴上没毛,大事可靠!过去的那句老话是该改动了。”
去年后季,化产车间的锅炉房盖好了,只等投入使用时,有经验的老司炉工却调不来。领导大为熬煎,怎么办?“无技术、少经验可以培训、可以学么!要相信新工的朝气、虎气。”于是决定全用新工。经过短期培训,新工们上岗操作了。为提高操作技术,他们得空就学。买不到理论书,就借。人手一册实现不了,就抄。为巩固学来的司炉知识,班中,面对锅炉实体,他们互相考核,你向我答。问得是最难的,答的要最标准的。班后,他们都成了锅炉迷、水质处理迷。走在路上,甚至在睡梦中,口中都念念有词。休班的,未休完就急着上班;上班的,下班好长时间了,还赖着不走,没事找事干。先是帮民工拉煤出渣,最后干脆不用民工,全班人轮流着拉煤出渣。为根治锅炉房的通病——脏,他们班班扫几次,天天冲几遍,只差给来点香水了。龙钢风大煤灰多,玻璃易脏。他们班班手不离抹布、棉纱,见不净就擦。设备有油污、擦。擦不净,用自己的洗衣粉,洗洁净。为有一个更好的环境,他们在工房四周植树栽花养草。为了杜绝跑冒滴漏,对数百个阀门,他们天天下功夫,班班动一动。盘根松了,拧紧。不行,拿出另填。为了这“红旗锅炉房”,他们流了多少汗,加了多少班,他们自己也说不清,“义务奉献么,记个啥!”他们笑着说。
就是这样,就靠这样,锅炉班的20多名新工用汗水用心血换来了领导和老工的信服,上级的褒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