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芦丁
陕北有佳县,土地贫瘠,人口和树木都稀少。县城悬在高高的黄沙西岸之巅。城不大,一条街。人丁寥寥,没有一般城镇之拥挤喧闹。街上有几家店铺,货物品种少而旧,生意人在闲聊,于清闲中露出几分满足。我们乘车穿城而过,去拜谒白云道观,亦称白云庙,座落在县城南十华里的白云山上。据说是西北最大的一个道家圣地,香火极盛。
此庙占地八十多亩,共五十三座建筑,高低错落,相携相依,气势磅礴,甚为壮观。一代伟人毛泽东一九四七年转战陕北时,曾两次在此登山观景,足见此山气脉非凡。我们登山时已近黄昏,加之初冬时节,几无游人。据说每年春上,朝觐者云雨般涌来,小小佳县城此时陡增万种风情,着实风光一阵。
晚风吹动檐角风铃。苍山荒远,暮色四合,铃声显得格外的凄清响脆,敲在人的心壁上,一阵阵发涩、发冷……
进祖师殿,烛光摇曳,香烟缭绕,一道人敲罄,口中念念有词。只见蒲团上端跪一膘壮汉子,双手胸前合掌,脸相凶蛮,天虽寒冷,额上却滚淌汗珠,象在忏悔又象是祷告。见状,我们于惊悚中忙不迭地退出殿外。眼见夜色遮罩,山风萧瑟,蓦然想起“月黑杀人夜,风高放火天”的句子,不禁浑身打一冷颤,再无心闲逛,便相跟打点下山。
路过一殿,好奇心忍不住又探头缩脑,被一道人瞅见,非让抽签不可。每人一块钱,耍闹中,每人抽得一签。我打开一看,是大吉。细读签文,满纸辨证法。如其中有“婚姻可成”一句。你怎么诠释都对:若已有了妻室,不正应了此句么?若未婚,你日后必要成婚。致于成与不成,多年后你还能来此兴师问罪,捣毁庙宇?量你也不敢!故听谓天下九九归一,都是辨证之统一。连禅门之地也离不开这人尘环宇的大宗法。
返回县城,几盏街灯,发出困倦的昏光。据说县府有一水泥照壁,上面镌刻着毛泽东过黄河时为老百姓题写的“站在大多数劳动人民一边”一行字,本想去感性认识,再次领受老人家的教导,无奈天晚,只好作罢。肚子饥了,却找不见象样的小馆,或许有,没有找见,我们只好穿城而过,直奔米脂。留给小城一个难言的歉疚。
车子在夜色中赶路。窗外清冷的月光,淡染着寂然无声的山山峁峁。从幽暗孤独的窑门里挤出豆粒大的灯火。有知情者说,这里还有点煤油灯的。一车人缄口无语……想起商品经济给沿海和南方,带来多少巨贾豪门!给都市平添多少披红挂绿、穿金戴银的大款男女!这里盛产大枣,也该为一方生灵带来富裕和繁荣啊!
县城高悬于黄河岸顶,白云道观端座于山巅。极目远望,明晨窑门开处,总该是另一番景象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