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汶征
入夏以来,西安飞机工业公司十一分厂的轰六飞机生产线上显得格外繁忙。
在厂房南端的一座装配型架上,两名青年女工正在铆接飞机起落架舱舱门。其中一位个子高挑、面容削瘦、带着一副琇瑯眼镜的女青年名叫王海春。由于紧张的劳动,她的脸上渗出了细小的汗珠,泛出微微的红晕,使她那清癯的脸庞显得更加秀气。
“怎么?新娘子这么快就上班了!”周围的人都发出了惊奇的赞叹。她们知道:小王前两天刚刚举行完婚礼,按晚婚规定应享受23天的婚假;可为了厂里的任务不在自己手里被耽搁,她刚结完婚马上就上班了。
今年23岁的王海春是西飞公司技校1990届毕业生。在技校学习期间,她就是品学兼优的好学生,担任班级的团支部书记。1990年10月进厂以来,她热爱本职工作,积极钻研铆接装配技术,在思想上和业务上有了更大的进步,曾被分厂选派参加了波音737飞机水平尾翼的首架试制工作,还被公司团委评为优秀共青团员。
从1993年开始,分厂领导安排王海春承担轰六飞机起落架舱舱门的装配制造任务。装配起落架舱舱门技术要求高、工作条件封闭不开敞、加工难度大,而且干过这种活儿的老师傅都已经调离了单位。——无师就不能自通?王海春偏不信这个邪!她借来了图纸资料苦心钻研,不懂的地方虚心向老检验员黄树明请教,并运用技校学到的知识边学边干边琢磨,结果不仅干出了合格的产品,而且还使舱门组件容易扭曲变形的老大难问题得到了明显改进。现在,王海春已经成为青年女工中能够独当一面的技术骨干和生产中离不开的“关键人物”。她还带出了一个比自己更年轻的徒弟。
除了圆满完成本职工作以外,小王还经常到总装型架上去帮班里其他同志干活。她劳动态度端正,服从分配顾全大局,不计较自己的工时报酬。上个月为了配合飞机的架外验合,她毅然调整了自己原来的生产顺序,先干急需装机验合的产品,守愿自己吃亏也要保证飞机提前交付……
夜晚,在西飞十一厂灯火辉煌的加班现场,笔者又一次见到还处于蜜月中的王海春。当问及她对放弃了婚假,而且晚上还来加班有何想法时,她只是淡然一笑说:
“活儿要得急,就得想法往前赶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