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饮誉世界的中国西安航天测控中心,有一位来自甘肃河西走廊、叱咤航天科坛的中年女专家,她就是全国一等功臣、航天中心卫星指挥控制站总工程师张淑凤大校。
40年前的河西走廊还是个衣难遮体、食不果腹的穷地方,适龄学童特别是女孩子能上学的寥寥无几。张淑凤硬是在父母节衣缩食中靠着一股倔强劲读完了中学、迈进了大学的校门。1964年,她以优异成绩毕业于兰州铁道学院,在沈阳铁路局从事铁路专用通信和技术开发工作,成绩斐然。但为了事业,30岁才结婚的她与在西安航天中心工作的丈夫分居两地,这给有了孩子的夫妻俩的生活带来很大不便。70年代的中国航天事业还处在艰难曲折的发展时期,更需大批人才,她毅然放弃安逸的城市生活,把家搬到了当时还座落在秦岭山沟的航天中心。
初来乍到,航天领域对她既陌生又神秘,如供电系统,计算机数据交换、处理和接口,时统、数传远远超出铁路通信范畴。为解决6路载波长期存在的两个系统串音问题,她白天背上仪表水壶,同线路维护连的小伙子一道爬山涉水沿电缆线路一个增音站一个增音站测试调整;晚上整理数据、调修被颠坏甩坏的仪器仪表,拟定工作计划,每晚才睡三、四个小时。经过刻苦钻研和大胆实践,张淑凤不但很快熟悉了所有设备的性能,并成了排除故障的“神医”,能熟练驾驭各种测控通信设备执行大型试验任务。1986年,我国航天事业进入了第二个里程碑。一纸命令,45岁的张淑凤被任命为总工程师,把这个技术复杂、设备繁多的技术“主帅”重任压在了她的肩上。
与此同时,为适应我国航天测控进入新阶段——多星测控要求,在不影响试验任务前提下,上级决定对该站技术设备进行一次大规模工程改造。进入工程施工阶段,因软件人员正在调试新任务程序模块,白天设备不能断电。张淑凤当即决定,把设备正常工作时间让给软件人员,工程施工从每天晚上7点开始。这样,她就没白没黑地“连轴转”,当供电系统改造全部结束后的次日晨上班不久,在办公室与政委谈话的她说着说着,突然觉得头昏眼花,一头栽倒在地便不省人事了……。
作为总师,每一项工程改造她都要为国家打算,尽量节省经费。1989年,中心为实现多星管理在硬件初具规模的基础上开拓了新的计算机工程,为了提高软件模拟的逼真度,解决原来模拟机收不到控制参数的问题,急需制做一套多星模拟仿真软件的硬件支持系统。如果按增加40台数传的方案实施,就需很多万元,一下拿出这样一笔巨款对中心来说无疑是个难题,作为总工的张淑凤更觉心疼。最后她经过分析研究,决定自己做硬件来联网。仅仅三个月,这套模拟系统按她的构想赶在试验任务前全部竣工。它以具有使用简便、性能稳定的独特优势完成了我国第6颗试验通信卫星的实战测控。事后人们细细一算,除集成片、电缆和单收机是买的之外,电源系统、控制板等都是自己制作的,节约了上级拨下来的大量经费。
张总师是个“设备神医”。1984年我国实用1号通信卫星发射前夕,某通信系统与远望号测量船联网调试调不通,张总师带了几个技术员奋战了一个多星期,找出故障原因:江南某厂生产的设备相位噪声超标。这是一种极不易发现的软故障。厂家人员一听用一种不容置疑的口气说:“不可能!相位噪声怎么会影响卫通?没有听说过。”双方参加的故障分析会上,矮小精悍的张总不带片纸讲稿,将设计指标实测数据写在黑板上,画出一个个框图。在她充分的论据和论证面前,对方不得不服气。随后解决了这一问题后,调试一下子通畅了。为了祖国的航天事业,张淑凤牺牲付出了多少,谁能说得清?她又忽略了亏欠了家人多少,谁又能说得清?1984年2月,正值我国“实践2号”卫星发射前的紧张准备时期,她和丈夫整天忙于任务联试工作,很少回家。临发射当天中午,已进入1小时30分钟准备程序,炊事员送饭菜到机房,张淑凤吃完饭突然感觉心慌意乱,她蓦地感觉到扔在家里几天没人管的孩子可能出了祸事。她破天荒第一次临阵发射请假,站长破例仅准了她10分钟假后,她象得了救命符拔腿就往外跑,上了一辆停在指挥所门口的指挥车,直往家奔。当她一头撞进家门就被眼前的惨象惊呆了:只见两个孩子都煤气中毒了,两人都无声无息地躺在地上,她一下子扑倒在大孩子身上,一摸还有气,使劲把两个孩子拖到门外,然后把他们放在麻袋片藤椅上。这时老大铁蛋的眼睛微微动了一下,但没睁开,看样子还清醒一点。老二年纪小,好象没有一点清醒的迹象。张淑凤心想只有10分钟假,就抓住老大的手大声说:“铁蛋,你们可千万别再进屋里啊!我走了,过一会就回来。”见铁蛋似懂非懂地点了点头,她头也没回地走了。
她回到机房,好象什么事也没有发生一样,又投入到自己工作中去。
当卫星发射成功进入椭圆轨道的时候,张淑凤才想起了中煤毒的儿子,便打电话给站里的通信员,请他到她家看看儿子们怎么样了。过了一会,通信员告诉她:“兄弟俩都已坐起来了。”张淑凤心中的一块石头终于落了地,两行眼泪象两根水柱似地从面颊上流下来。
光阴荏冉,张淑凤已在航天领域走过了19个春秋,参加了90多次卫星导弹的发射测控任务,进行了20多项大型工程改造和技术革新,获9项科技成果奖。1987年,她光荣出席了全军妇女先进集体和个人表彰大会,授予“三八红旗手”荣誉称号;1989年,国防科工委建委30周年之际,她荣立一等功;1991年“三八”妇女节,她参加了全国“巾帼建功”报告团,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接见……。
从河西走廊走来的弱女子,成为祖国航天领域赫赫有名的一流女专家,张淑凤,你是陇原儿女、更是祖国人民的骄傲。(张效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