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老柯
二十多年前吧,有一天同班的一位女生忽然问我:你相信命运吗?不信。我不假思索地回答,并对她一脸的郑重神色感到好笑。然而也怪,此后的人生旅途中那句问话,便不时萦绕在我的记忆里,且被岁月越来越深地锲人灵魂,逃无避处。
先哲曾言:大道默默,小道切切。不妨向岁月深处,撒下默默之网,把人生的乃至生命的种种遭际和体验,捞他一些上来,来番理性地解剖。或许,命运如鱼,一条祭了阁下“五脏庙”的鱼,则你不啻成了命运之神也;抑或,命运乃驴,一匹原本就骑在尊胯之下的驴,那你何苦从自身(包括生存环境)之外觅寻什么命运呢?当然,也可能解剖的结果,只是子虚乌有。至于缘此能否鲜跳活蹦出一个新的人生妙悟,当因人而异,且看其“造化”如何了。
我不是宗教信徒。故对那背着原罪的十字架踽踽而行的人生命运图,唯有敬而远之。希腊神话中的英雄们总是摆不脱命运的追逐,愚以为实乃诉说着人生的困感和历史的沉重。从阅读佛经故事的欢喜中,我体味的是蕴藏其中的济世做人的苦口婆心。倘缘此把人生诱入悲观主义的绝谷,人的生死祸福俱是前世报应,恕在下不敢苟同——如果人人都苟且认命,那世界虽说从此无怨无争,一片祥和;但只恐也会无所作为,停滞不前了。
故人类的文明进步,首先是对命运的蔑视和抗争。一些人的看破红尘,皈依佛门,或是因了客观环境的挤压,一时难以匹敌;或是因了欲而失度,贪而无厌,走向社会和自己的反面;或是因了世情如网,造化(偶然性)弄人,遂冷了热肠,遁入空门逃避现实罢了。也有声色名利场上的骁将,物欲满足之后,又欲寻找灵魂安宁的“净土”。好在我国的传统文化刚柔相济,颇具弹性,入世和出世,往往构成人生命运的微妙两面。遂使有的人,享受神的辉煌(事业有成等)之后,复活出仙的飘逸。
惜乎神与仙和我均无缘的。人道性格即是命运,作为“老三届”,特殊的历史,坎坷的人生道路,铸就了我们这一代人的性格特质:比较沉稳,不怕吃苦,有一股子干事业的坚韧劲儿,即便在命运面前碰得头破血流,也不回头。其人生价值观不保守,亦不新潮,对传统的东西也比较尊重,能适度把握历史和现实,等等。如果说冥冥中真有什么命运的话,则我们这一代人注定要成为人生之旅中苦苦跋涉的一代——对此我坦然认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