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为了逐步解决青黄不接的技术断层问题,陕西渭河精密工模具总厂推出以“强化培训、早压担子、签订合同、技师包培”为主要内容的青工培养新举措,加快青工培养步伐,促进青工岗位成才。
这个厂采取“强化培训、早压担子”的方法,培训职工岗位成才。随着青工文化素质和工种专业化程度的提高,过去较长的青工培训期,已经不能适应当今企业生产发展的需要。渭河厂从实际出发,对技术岗位上的青工培训期由原来的3年缩短到2年;对新进厂的青工进行强化培训,一年后就给压担子,压任务,让其承担1/2的工时考核指标;两年后经考核合格,给予转正定级,同时承担工厂下达的全工时考核指标。并规定,对在培训期表现出色的青工,经考核合格可以提前转正定级,作为奖励。
另外,工厂采取签订合同,技师包培。渭河厂充分发挥老技师在青工培养中的重要作用,对接近退休年龄的一线老技师,不再下达工时考核指标,而让其专门从事技术指导,技术攻关和青工的培训培养,让他们把长期在工作实践中积累的经验、“绝活”传授给青年职工。同时,并要求他们与所在单位签订合同,明确职责、目标和所承担的责任,工厂定期检查、考核、督促培养者和被培养者密切配合,共同完成培养任务。 (贾民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