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标,能够确定一个点在空间的位置的一个或一组数。
——题记
也许是近40年在学校做领导培养出来的习惯,郭永丰讲话也像在传道授业解惑,脸上挂着笑容,不紧不慢从容道来,创出一个亲近和谐的氛围。
问郭永丰,这一辈子没生过气吗?
他笑笑说,生气有何用?人一生,福不能享尽,权不能用尽。事物发展有规律可循,你生气也无法改变客观存在与变异。
他谈哲学,其实,他正儿八经是学地理专业的。1957年从陕师大毕业走上教学岗位,两年后人了党,1960年,光荣参加了西安市文教群英会,随后就到第48中学担任副教导主任,是年25岁,是西安市最年轻的中学领导干部之一。
从此他就没离开过中学,西安市近100所中学,他呆过的占十分之一,短的一半年,长的十数年,不论走到哪里,他都把对党的一片忠心,对教育事业的一片热忱带到哪里,用心血浇灌园丁之花,培养育人之材。
在校园“四堵墙”之内,郭永丰“一心只读圣贤书,两耳‘也’闻窗外事,”关注着社会演变,历史进程。“文革”中打砸抢风起,郭永丰将学籍档案转移到学校炊事员宿舍,用破报纸一遮,幸免于难。改革开放后,他虽是小小一中学校长,然而以学地理专业对单位面积承载人口问题的敏锐,以一颗忧国忧民之心,写出了洋洋万言的论文《我国农村人口的控制问题》。文章提出了我国农村人口增长过快的五个原因,认为宏观上农村劳动力过剩而微观上每个农户又深感劳动力不足从而刺激人口增长,这一观点受到高层人士和有关部门的注意。
对待本职,郭永丰更是全身心的投入,他在市11中任副校长10年,这个学校拿到了当时西安大郊区33所中学里的高考、中考、统考三项综合第一。80年代中期,他在27中担任副校长时,经过祥细调查,写出了《大面积学习差生的调查研究》论文。文章提出中学生正处在心理学家称喟的少年危险期阶段,身体、学习、思想、意志力也都处在波动脆弱区,按照少年期心理特征加强教育管理,就能培养出人才,若放任不管就很难达到教育效果。文章提出从开发学生非智力因素入手,加强思想教育,端正学习态度,提高学习动力,教会学习方法,从思想品质上打好学习基础。郭永丰依据这个理论,在初二年级进行了控制英语差生的实验,效果很好。这篇见解独到的论文后来获得了西安市自然科学论文三等奖郭永丰的一生都是在学校的圈子内度过的,几十年风风雨雨,教师地位沉沉浮浮,从未影响到他对教育事业倾注的热爱,58岁时,他奉命调到23中担任校长,他给自己定了四项目标,准备一项一项奋斗落实。问他这么大的决心和志向从何而来,他淡淡一笑:人生要有坐标。有了坐标,就有了自己在世间的位置。又淡淡一笑,反问:“你说是吗?” (韩庚)